开发商调整战略 成都商业地产存量堪忧

014年已过半载,上半年成都楼市表现仅算良好。在住宅市场面临重重竞争压力且市场反应不够热烈的情况下,开发商迅速调整战略,在推出住宅项目的同时,纷纷热推商业项目。

从城市综合体、专业市场包租到酒店式公寓,开发商玩了太多的概念,商业地产作为一支生力军,竞争的压力也非常大。 上半年大成都新增207.3万平米商业地产,同比降43%。 锐理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成都购物中心供应量超400万平米,居全国第一。

专家观点

市场跌宕起伏上演楼市传奇

此前,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11日在首届楼宇经济论坛上说:“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日本,中国房地产所处阶段是调整期,但不会崩盘。”

同样也有部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看好下半年的楼市,而作为投资房产消费的购房者,更加是不可脱离的一环,自然也希望房产回暖升温取得高回报。

总而言之,楼市也疯狂,一切尽在不言中。

转场商业 开发商渴求新曙光

在成都有不少商业中心,如IFS国际金融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鹏瑞利青羊广场等拔地而起,竞争可谓更加白热化。

商业项目更注意主题立意营造专属特色。九龙仓开发的IFS国际金融中心和仁恒开发的仁恒置地广场,主要针对精英高档消费市场。而华润置地则浩势荡荡在东二环建立了华润中心,核心商业中心是华润万象城。

当然也有部分开发商将触角伸向一些非传统热门区域,中粮集团就建设了中粮·大悦城,致力于向年轻人提供购物游乐,打造成为主题式购物乐园。再例如,成都本地的老大哥蓝光地产紧抓航空港片区推出蓝光·国际空港城项目,试图建立起这一区域的核心CBD。就连来自重庆的东原地产,也即将在城西引入在重庆本地最为成功的东东摩项目,而龙湖地产则在自己的项目旁边修起了金楠天街用于商业。

商业地产供过于求 销量不敌存量

商业地产对应产品是商铺,商铺一般作为投资型地产存在。通过租赁商铺,投资者获得收利。往往在商铺销售中,最被看好的是底商,底商大多临街,和消费者的距离最近,能接待更多数量的消费者。

据锐理2014年上半年成都市商业地产统计数据显示,大成都新增了109万平米的商铺面积,但销售仅75.3万平米,加上之前每年存余下来的存量,2014年比2013年同期的存量增比12%。

由此可以,看到主城区商铺供应略大于需求,市场存量持续增加,月均走量3万-5万平米;而近郊商铺市场也难逃供过于求的场面,成交波动大,月均走量在2万-9万平米;远郊商铺则以70平米以内及500平米以上的商铺销售为主。

去化压力大下半年着重去库存

经济学中的市场供过于求根本原因来自于价值规律,也就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在楼市商业市场中,这样的定律自然也存在。

即使是走在建筑群高大上的成都城南新区,也不难发现有许多空置的项目,也可以叫做开发集群效应带来的“后遗症”。市场对于产品的消化需要一定时间,更何况是楼市正处在低迷时期的2014年上半年。

因此,下半年最重要的任务是去库存,关于怎样才能最大化去库存,与此息息相关的便是国家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失调,从行业进行宏观调控能起到较强作用。于是部分城市开始取消限购,对于信贷支持力度或将更强。

高新区树新旗城南风景独好

通过对上半年和2013年同期的数据比较,可以纵观整个商业地产发展态势,但从横向比较自然得看成都行政划分的几个区域具体数据。

锐理数据显示,在成都的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高新几个行政区域中,高新区的商业地产面积不管是从新增面积,还是销售面积,或是存量面积都是占最大分量。高新区存量缓缓增加,同时销售面积稳定,去化比较好。

底商的热点成交区域有一部分是在城南,引起关注比较大的就有位于城南高新区的新世纪环球中心、银泰中心、大魔方等。其中,新世纪环球中心特点在于引进了韩国乐天,这在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银泰中心则引入阿里巴巴投资,与电商来了个联姻。

郊县不甘示弱远郊近郊齐活跃


随着主城区土地越发稀少,投入的资金愈发增大,而利润率不见得会良好。因此,地产开始呈现往成都周边扩散的趋势,成都近郊远郊成了开发商的阵地。

置信地产在温江建造了城市游乐项目国色天乡;新希望在新津建设了花舞人间休闲赏花地;保利在蒲江打造了石象湖作为都市人修养身心的净土;让成都本地的上班一族在周末休闲之时多了一些去处,同时也给开发商带来了回报。

在近郊市场,以温江和新都的表现最为活跃,在远郊市场中,则是金堂的商业市场较为活跃,商业市场存量大,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