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地还是抢人才?万达成商业地产的黄埔军校
马珺的一个星期,通常是这么度过:星期一星期二在总部开会,星期二晚上或星期三早上出发,几天下来走三四个城市——项目考察、进度检查、地方公司的沟通讨论、跟商户谈合作谈合同。“有时候跟客户约在机场见面,在机场谈两个小时坐下一个航班走,遇到航班延误就要把工作补回来。”马珺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在接下来几年里,万达保持了一年新开15到16个项目的节奏,每个项目至少投资50亿元人民币。马珺也保持着这样的工作节奏,到各个新一线及三四线城市去配合项目。
“我还是比较庆幸在2009年加入万达,虽然很累压力也很大,但那会正处于刚建立新体系的过程中,要重新整理条线和管理条线,建立规则,过程很痛苦,但收获比较大。”马珺说,“哪个公司一年能做十几个项目?”
这一批人才在万达得到充分锻炼。
万达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规模的同时,它的运转也需要补充大量人才。一名2010年加入万达的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层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当他想要跳槽却在几家中犹豫不决时,一位前辈告诉他更应该看自己想从哪方面做提升,“如果是管理层的角度,他建议我去万达,说你一定要学万达的体系,它们速度快,而现在是布局的时代。”
“这几年商业地产的薪酬增长是远超住宅地产的,翻倍比较常见,我曾经听说华润万象城的副总,年薪100万元,另一家挖他过去做更高级别的负责人,同时开出600万元的年薪。”
万达开始被更多人当做一个成功模范,助推了更多的开发商涌入商业地产市场。2010年,在政策的驱动下,商业地产项目频出,开发商们希望能像万达一样快速运转。
有些住宅开发商主动转型,但更多是因为拿地需要被迫进入,例如传统的“招保万金”。不少面临租金上涨和扩张压力的零售商或百货也加入进来,它们通常口号响亮——红星美凯龙打算到2020年建造100个城市综合体,而娃哈哈则直接将完成这个目标的时间缩减到5年内——尽管现实并不那么如意。那些原本就具备开发能力和经验的商业地产商,也开始加大扩张的力度。
浮躁和混乱随之而来,大规模的人才争夺开始显现。万达成为众矢之的。
猎头公司任仕达北方区房地产行业经理余璞向《第一财经周刊》表示,“住宅项目会很快地投入建设,快速流转,可以复制,候选人可以很快有完整项目的经历。而商业地产由于其特点,流程会非常长。除了万达。”
万达成了中国商业地产的黄埔军校。
上述万达管理层去年也离开了。在他看来,商业人才基本要靠实践积累,需要梯队培养,“不像IT行业人那么多,真的拿得出手的,或者有潜力的人不是那么多。”培养一个商业人才最起码得5年。
更多的公司选择挖角。余璞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这个行业真正做得长久的不太多,按现在的跳槽率,基本上3年不跳已经是很稳定了。”
而浮躁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薪酬。“这几年商业地产的薪酬增长是远超住宅地产的,翻倍比较常见,我曾经听说华润万象城的副总,年薪100万元,另一家挖他过去做更高级别的负责人,同时开出600万元的年薪。”段俊说。
通常,港资和外资公司比较难挖,它们的高管很多都是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人。香港开发商在内地市场上不以扩张为主而以项目改造为主,它们的经验还是让其人才很受青睐,但他们只占据很小一部分比例,流动性也不大。
司徒文杰回忆起公司里的一个招商人员,他的月薪曾经只有1.5万元,但也收到了一家开发商提出的100万元年薪的待遇,“那时它们觉得招商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看不到其实做好一个项目,因素是很综合的。”
在商业地产上做得好的本土公司还屈指可数,华润和中粮的人员都比较稳定,因为许多人都是公司自身培养起来的,忠诚度很高;相比之下,有一套标准化打法的万达成了挖人的重地。
司徒文杰记得在2011年有一股明显的万达风潮,那时从万达出来的人非常多。但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大部分的新入场者,都希望能够学习万达的速度和把控能力。
“满铺开业很重要,哪怕品牌组合不完美。满铺培育期大大缩短,后面要做的就是调整,这是万达成功法则中最重要的一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