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将“升级”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本报讯(记者李林娜 实习生高枭)12月12日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目前,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定将敦煌建设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的规划》已进入最后探讨阶段,通过独具特色的空间布局、发展路径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打造“文化圣殿,人类敦煌”。
建设原则
莫高窟日游客承载量最多6000人
敦煌建设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将遵循四项原则:保护第一原则,在建设中坚持敦煌文化和自然遗产,严格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保护遗产的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有限容量原则,敦煌的旅游环境容量为950万人次/年,2.6万人/日。其中,莫高窟景区日游客承载量可达6000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日游客承载量可达3000人;内容为王原则,着力挖掘和激活敦煌碎片化、隐性化的历史文化信息,加强设计创意类产品、文化艺术创作类产品、文化旅游融合类产品的研发和核心景区景点的建设;田园城市原则,走独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不搞传统的大规模造城运动,形成“城中有乡,乡中有城”,既有田园式的自然恬静,又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特色田园城市。
发展目标
“三步走”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规划》将分步实施:2013年-2015年,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旅游总收入达50亿元,实行全省引领目标;2016-2020年,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旅游总收入达100亿元;2020-2030年,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和科学利用,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复兴典范和全球文化旅游地标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旅游总收入达300亿元,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战略支撑
“一会四区”构建国际交流平台
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将围绕“一会四区”功能定位,建设三大空间体系。“一会”即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整合已成功举办六届的甘肃省文博会和两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申请提升为国家级文化博览会。“四区”即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际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除了重点推广观光揽胜游、娱乐休闲游、民俗风情游、科普教育游等大众性、普适性旅游产品外,还将重点开发以畅游丝绸之路、体验边关文化、钻研敦煌学等为核心的深度文化修学度假游,以精心禅修、参禅礼佛、鸣山沙疗、大漠温泉、中医养生等为核心的禅修养生游,以及高端会展商务游、博物馆聚落修学体验游等。
空间布局
联手打造丝绸之路精品旅游长廊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形成核心区-协作区-战略互动区三个层次空间体系。核心区的范围界定为敦煌市域,包括以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为核心的城区,和以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质公园等景点在内的周边城市,形成“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文化旅游和教育科技集聚区、文化商贸区、综合保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生态保育区”六大功能区;协作区包括由瓜州、肃北、阿克塞等周边县市区组成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和河西走廊五市;战略互动区包括甘肃境内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以及“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向东辐射带动甘肃周边10多个国内省份,向西延伸至中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
重点项目
打造世界敦煌学中心和博物馆城
《规划》实施由政府牵头的一些重点综合性项目,其中包括:敦煌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程,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魏晋墓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鸣沙山·月牙泉、戈壁、祁连山涵养水源、雅丹地貌等自然遗产保护利用;敦煌大景区建设工程,以莫高窟为核心,重点整合鸣沙山·月牙泉、三危山和瓜州、肃北、阿克塞等周边地区的榆林窟、孟轲冰川、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等西线旅游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世界敦煌学中心,巩固现有的敦煌学优势地位,拓展新的学术领域,实现世界敦煌学中心的回归;博物馆聚落,集旅游、研究、保护、修学为一体,让博物馆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不同功能区,使敦煌成为一个以小、巧、精、专为特点的博物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