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家电下乡终告别 引发激励性政策之思
2013年1月底,持续了五年多的家电下乡政策上将走向尾声,而与此同时,节能补贴政策也从2012年6月起实施了半年有余,从政策面的衔接性来看,激励性家电扶持政策似乎并没有出现断档,然而从实施的效果层面看呢?对于家电扶持激励性政策业界可谓褒贬不一,后市该怎么发展,政策又该如何为继,诸多的看法被搬上了台面。
未及政策结束企业提前布局
按照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前不久发布的《关于家电下乡政策到期后停止执行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家电下乡政策将于2013年1月31日结束,然而实际上,很多省份的家电厂商早在截止日期前的几个月里就开始提前布局,让下乡机型抽离出其产品构成中。对于下乡政策的未雨绸缪,调整产品线,已然成为了家电市场渠道面的主流应急方案。
记者工作人员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除去提前一年试点结束家电下乡的山东、四川、河南等省份,从2012年第三季度起,其他地区的空调企业已经或多或少地减少了对于下乡机型的倾注热情,部分企业直接在新冷冻年度不再引进该类机型,而是着力清理上一年度留下的老机型。格兰仕陕西营销中心总经理龚志国表示,公司在节能惠民政策出台后,就开始将产品结构往中高端乃至节能方向调整,2012年11月前就将下乡机型清理一空。
不仅是厂商,在经销商、代理商层面亦如此。笔者采访了苏州恒业美的位于平江区的一家专卖店,老板冯飚告之,为了方便跑量,店内主要卖变频三级能效为主的低端机型,家电下乡的退出不会影响渠道专卖店的销售。“店内早已撤下了与家电下乡有关的所有宣传材料,并取消了家电下乡专区专柜,因为有了心理预计,提早适应,所以这并不影响销售。”
同时,其也表示,节能惠民补贴在专卖店推进也不够顺利,因为厂家要求高,流程多,补贴额度少,所以补贴机型只约占了整体销售的10%。“当地专卖店做节能惠民的也不多,近2个月卖出的300台空调,以无补贴的小挂机为主。在乡镇农村普及需求作为增量市场的背景下,非受补的三级能效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维持原来的产品策略也更具有市场操作性。”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直言,“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家电行业,其实不需要过多的政策干预。”他表示在未来,政策因素对于家电市场的影响理应会进一步减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前适应摆脱政策依赖,灵活机动的自我调节才将是最好的自救自强之道。
政策抽身而退评判兼具两面性
作为全球金融危机下国家刺激消费的产物,家电下乡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8亿台,实现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
回顾其五年历程,不可否认,在政策执行的前期,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冰洗企业从中获益,一度形成了品牌林立,百家共鸣的繁荣景象。家电下乡政策对大家电在农村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也是诸多家电业人士对于政策有利一面的共识。
但是随着扶持政策的逐步退出,家电行业对于产业政策运用过度、依赖度过高的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在冰箱行业尤为明显。部分当年依靠农村跑量,平地而起的企业又渐渐归于消无声息。“存活下去”——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诸多二三线冰箱企业的年度目标。
一位冰箱企业的负责人就表示,家电下乡政策在2008年实施后,不少濒临死亡的品牌借着政策东风又复活了。然而政策一旦退出,这些企业也随之断粮,其生存就难以为继。消费者的权益必会因此受损,而这也就成了家电下乡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遗留问题。
除此以外,家电下乡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漏洞也是业界诟病最多的一面,格兰仕龚志国认为,部分中小企业的投机行为阻碍了市场发展,正规企业并没有在政策后期形成持续性的较大拉动效应,“一机多卡”的现象甚至在无形中给正规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
因而在肯定政策拉动农村消费,救活一批中小企业的积极意义下,问题的凸显也让下乡的身后评价显得褒贬不一。同样的尴尬在节能惠民补贴新政中也可见一斑。新政策下很多企业和中间商走“捷径”,赚“政策钱”。与家电下乡存在骗补一样,节能补贴政策也并不完美,也出现了企业虚标能效标识等现状。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随着2011、2012连续两年的家电市场遇冷行情,诸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产品走向高端化,用技术驱动引导消费升级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2012年,空调主导一线品牌的营销模式调头和转舵,放缓了节奏、调整了预期、转变了模式,种种举措也牵动着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走到了转型竞争的十字路口,在这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果家电政策还是借用以往的输血方式或将会拖慢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步伐,一定程度上也干预了市场的自然发展,倘若通过激励品牌和技术创新的输血方式,反而会给家电企业注入了活力。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在其个人微博上就发表了类似的观点: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拉动消费不能单纯依靠财政补贴,即财政补贴不能是常态化的促进消费市场的政策,而更多发挥引导消费的作用,如在节能领域、核心技术领域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足功夫。
这也解释了为何不少业内人士更希望市场最后能通过自身来完成调控,企业能站到前台,最终达到无政策无为而治的理想化的状态。
市场呼吁节能补贴做出改变
家电下乡的结束,从全局而言,只是阶段性的休止符,毕竟还有节能惠民政策活跃于家电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节能惠民补贴能在市场政策领域坐享“一家独大”。从业界的各种反馈声音来看,对于还在进行时的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圈内家电人仍存在许多建议和期待。
除了针对节能补贴门槛过高,实施手续流程冗杂;厂商在政策补贴到位上存有顾虑,前期多轮政策实施前置消费需求,策衰减效应显现等常见质疑。此次为期仅一年的节能补贴对于有心参与的企业而言,也着实太短暂。
以至于产生了两种呼声:其一派希望延补政策,因为一年期的补贴政策会让企业因产品生命周期太短而无法回收成本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产品策略上的临时调整也将让企业陷入战略上的被动局面,以至于等待和观望的情绪非常浓厚。另一派较为激进,呼吁干脆政策到期后不要再继续,理由也是一样,一年太短,不如不办。
不过就目前来看,在刺激政策方面,可能也很难再现大规模的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取而代之的是财政较为充裕的地方因地制宜安排地方层面鼓励政策。数据显示,2012年财政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全年12个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见图三)而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仍将比较低,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因此,虽然相关部门促消费新政酝酿已久,但据了解,可能受制于今年财政收入增长的压力,今年促消费政策路径有所转变。
此外,商务部发言人也明确表示,在淡化补贴的同时,会更加侧重改善消费环境和增加消费者收入,将围绕绿色消费、热点消费等方面出台新政。
这也意味着,家电下乡结束后,不论节能惠民补贴是否延续,刺激性家电扶持政策也确实在发生着变化,今后在领域的变化,力度的变化,归根结底都将是角色的变化,最终要开始让位于市场本身,让位于企业自身。或许正如一位家电人士所言,无论是政府支持这个行业的产品消费也好,不支持也好,企业都需要加大自己的投入力度,使自己的产品加快升级换代,通过技术驱动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才是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