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CBD:中新两国“知识城”落户广州开发区
面积初定50平方公里,欲打造为知识型产业聚集区
本报记者4月15日获悉,备受关注的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继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之后的又一个大型合作项目——“知识城”,初步选址在广州开发区科学城北区。
“知识城”项目可研工作中,中方工作组下设六个专题组,分别涵盖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开发规划、商业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管理等六大领域。4月14日,中方六个专题组与新方正式举行对接启动仪式,组成共同的工作小组。
定位在知识型经济为主导的第三代产业园的“知识城”,除了产业和生态外,将注入更多的科技和知识含量。这与中新合作的前两个合作项目有着明显的区别。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薛晓峰透露,双方将加快明确土地用途布局,制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确定新项目的开发战略等内容。
按照双方约定,4月到8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年底前完成商业谈判,明年初开工建设。
中新合资开发公司即将组建
“与苏州工业园区和中新生态园相比,‘知识城’的发展模式不会有很大的区别。”广州开发区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政府主导搭台,具体运作的还是企业。”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省、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了重要批示。”4月8日,在“知识城”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小组启动会议上,薛晓峰说。
薛晓峰表示,开发区在与新方的洽谈过程中,在产业布局、合作模式、工作分工、费用分担、规划区域面积等各个方面,与新方展开平等协商并原则达成一致。”
在这样的思路下,开发区拟计划要求和省市国有资产共同组建中方投资财团,初定与吉宝公司牵头的新方投资财团按照50∶50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知识城”项目。
吉宝公司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旗下规模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此前亦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的新方参与者。
“1月31日,汪洋书记又写了批示。”薛晓峰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批示是“看了吉宝的建设方案,感到关键是如何把产业规划做好,这样知识城才不会沦为房地产开发”。显然,这是给地方决策者和建设者提了醒。
据了解,“知识城”项目面积初步确定为50平方公里,项目起步区建设3-5平方公里。此外,“开发区北区预留一定的空间供‘知识城’项目未来拓展需要。”薛晓峰表示。
“我们在可研阶段对商业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还要探索政府推进的更有效模式。要站在粤新合作的高度和层面,来推进‘知识城’项目尽早进入开发建设阶段。”薛晓峰说。
产业定位已明确
据了解,双方确定在不同的合作阶段,有着不同的重点合作领域和方向。从初始阶段来看,合作领域包括城市规划、港口管理、物流、教育、环保、信息、通讯、科技、基础设施、旅游等等。
“工业园区重点在于工业大项目;生态园区则更多考虑到了环保、城市建设、循环经济,更倾向于一个房地产项目;而‘知识城’则强调知识经济的因素,以服务高端制造业和人才更密集的行业,它是一个产学研的结合体。”上述负责人解释。
“开发区与省市有关部门多次研究‘知识城’的产业规划问题,并与新方反复磋商,明确了‘知识城’要以发展知识经济产业为先导。”薛晓峰表示。
在以市场运作、企业先行为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以建设知识创新中心、知识产业发展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三大中心’为载体;以实施吸引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产业、提供高端服务与建设高品质生活工作环境为发展战略。”
显然,“知识城”的产业选择,契合了广东本身的产业发展战略。同时,“知识城”也背负着这样的使命:“将成为广东乃至中国以知识和创意为本的新经济崛起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产业园区建设的样板。”薛晓峰说。薛晓峰表示,“知识城”将在珠三角乃至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重点围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宜居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方面打造“知识城”的产业高地。
“我们已经与国家发改委宏观院联系,并集聚省、市、区的力量与他们一起做好相关产业规划工作。”
薛晓峰透露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产业规划完成后,将尽快出台产业引导政策,加速“知识城”知识型产业聚集;同时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优先布局“知识城”;把“知识城”作为省部产学研合作计划的基地;制定“知识城”产业指导目录,全面对接新加坡国际招商网络,组织开展国际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