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写字楼市场回暖 有待发力

   武汉写字楼市场有待发力

  90年代中期以前,武汉写字楼市场是空白的,1996年泰合广场的建成,标志着武汉写字楼市场的起步,从1996年开始,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期,1999年的写字楼供应高峰是这一阶段的集中体现;受金融危机和国家信贷紧缩宏观政策影响的调整期,这一阶段,写字楼租金大幅下降,大量烂尾楼出现;2003年以来的回暖期。

  2003年以来,市场逐步回暖,随着公司实力的壮大,商住楼杂乱的办公环境、商务配套设施的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明显,户型分割灵活、商务配套完善的纯写字楼受到较好的市场反应。

  随着武汉在华中地区的战略地位重新被重视,跨国公司和外地公司进入武汉市场的数量逐渐增多,跨国公司和外地公司进入市场的数量增多,带动了优质写字楼入驻率的逐步回升,这些迹象表明,武汉写字楼市场进入了回暖期。

  据统计,武汉市场目前已有写字楼100余座。其中甲级写字楼约占7.15%,乙级写字楼约占25%。比较全国其他城市来看,武汉写字楼市场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优质写字楼比较少,落后于同处于中西部的成都、西安等大城市。

  武昌优质写字楼多点开花该调查报告也显示,经过10余年的发展,金融一条街,武广片、中南片成为写字楼的集中区域,有数据显示,这三个区域写字楼的比重占全市9成以上,成为武汉市最重要的写字楼片区。

  就武昌区而言,目前有写字楼45栋左右,租金平均约30元/月/m2,落后于汉口,其写字楼主要集中在中南、光谷、街道口、徐东4个区域,和整体商业的发展相吻合。

  武昌现有的优质写字楼都位于武珞路与中南路的黄金结合点,这个区域的新时代商务中心、中商广场等写字楼市场在较长的时间内将继续引领武昌写字楼市场。同时,保利集团在洪山广场的保利文化广场项目已经动工。

  不过,近年来,光谷发展迅速,写字楼数量众多,租户多来自高科技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虽然当前写字楼档次不够高,但未来潜力巨大。

  写字楼:设计开发新观念不断涌现

  飞机可以直接降落在写字楼的楼顶?这些以往在好莱坞大片中经常出现的镜头,有望在武汉变成现实。

  专家表示,随着武汉CBD建设的起步,写字楼设计开发的新观念不断涌现。

  武汉第一高楼楼顶将设停机坪继“武汉第一高楼”—336米高的汉口民生银行大厦建成之后,江汉区将在航侧村,再添一幢高约300米的摩天大楼—葛洲坝国际广场。

  据了解,该项目是武汉市“城中村”综合改造项目,也是江汉区最大的“城中村”改造工程。

  据初步规划,该项目占地总面积10余万平方米,一部分将设计成5星级写字楼。大楼将设地下3层,地上69层,高度约300米,并专设有直升机停机坪;另一部分是超高层公寓,地下3层,地上40层,高度约160米。

  对于写字楼设有专用直升机停机坪,武汉观筑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认为,CBD的建设周期大概是10—15年,因此,建筑的规划应该具备时代性和超前性,像停机坪这样的规划都应该大胆借鉴。

  全钢结构写字楼更抗震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人们对于建筑的抗震性的关注较之以往更加强烈。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采用了全钢结构设计的房子,建造的速度最快、工期最短,建筑的抗震性也更强。

  “在国外,购买钢结构住宅用户只需在图纸上挑出自己中意的那套钢结构建筑,工厂就会将该套房的构件装在集装箱内拉到施工现场,20天内就可以把房子搭起来,较短的施工周期,开发商既可降低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而引发的投资风险,又可加快建设资金的周转。”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