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大写字楼商圈空置率排名 CBD供大于求

   仲量联行投资部副董事高世斌认为空置率并不是很可怕的概念,所有的写字楼都应该有一定的空置率,以便为住户和业主提供一定的回旋选择余地,比较健康的空置率约为5%。按照正常情况,写字楼市场的空置率在20%以下才说明市场是良性的,如果空置率大于20%,就表明市场存在一定风险。

  伴随着奥运年的来临,北京各大商圈写字楼竞相放量,争食奥运大餐,那现在市场吸纳量究竟如何呢?

  CBD:空置率20.21%

  据高力国际最新报告显示,由于2007年大部分新竣工写字楼集中在CBD区域,使该区域成为目前北京所有写字楼区域中库存量最多的一个区域,占整个写字楼市场存量的22.5%。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的集中放量。即使是在全市需求量一直较大的CBD区域,市场也同样需要时间来吸纳空置面积。根据记者搜集的资料,在过去两到三年的时间里,CBD周边区域的写字楼供应出现一个井喷阶段,2006年CBD和周边区域投入使用的写字楼共7个,供应面积近90多万平方米。

  而在2007年则有17个项目集中涌入市场,高出2006年两倍还多,为写字楼市场提供了100多万的新增供应量。CBD在2008年将有占全市新供应量的60%左右,由于需求稳定,集中放量难免导致市场短期内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将加急明显。

  让我们看看CBD写字楼的空置率是增加的:2005年写字楼的空置率大约是12.6%,2006年上升至19.75%;2007年空置率则达到20.21%。写字楼同时期开发量过大,建设集中,供给集中,而需求并非一日显现。供给的突然增长,使得出租压力变大。奥运年,又一个空置高峰将至。

  CBD写字楼的新增面积和空置率增加的同时,租金也从每月每平方米27.05美元降至24美元。就在北京写字楼还没有逾越供需时,供需失衡所导致的价格连锁反应已经开始。

  不可否认,CBD是北京写字楼市场的传统强者和热点区域,但接连不断的一个又一个市场放量高峰,已经把CBD拖得疲惫不堪。

  金融街:空置率最高达70%

  金融街区域内多数甲级写字楼项目入住率喜人。调查中发现,区域内2006年~2007年入市的甲级写字楼项目,皆将近满租。在金融街核心区域几乎是一房难求,不少金融集团开发的写字楼项目全部以整租为主。少数后期入市的项目空置率维持在50%~70%之间相关专家分析认为,过高的租金预期以及较大体量是促使空置率过高的主要原因。

  中关村:空置率34.10%

  在中关村13个统计项目中,2007年入住项目占大部分,中关村地区已经成长为一个核心商务区。但在体量上,13个项目815412平方米的供应面积相比之下略显寒酸,这表明该区域项目规模和档次难以和CBD及东二环抗衡。

  34.10%的空置率在各区域中属于较缓慢水平,主要原因是经过几年培育,该区域市场已经成熟。在所调查的13个项目中100%空置项目仅为4个,考虑到新项目招商时间有限等因素。

  2007年第四季度至今,中关村区域内仍没有新项目投入市场,市场的整体空置率继续下降。

  亚奥:空置率50%

  随着奥运年的到来,亚奥作为商务氛围日渐浓厚的区域,已经处于成长阶段。7个统计项目在数量上低于其他区域,345227平方米亚奥写字楼供应还比较有限。

  56%的空置率也属较高水平,所调查7个项目中有4个空置率为100%,其中还不乏2006年、2007年入住的项目。这说明亚奥区域写字楼市场活力不足,尚未迎来明显的需求增长。但该区域新项目租金水平已经超过了中关村,这表明市场前景被看好。但仅以目前数据来看,亚奥写字楼租赁市场压力与风险不小。值得关注的是分别于2007年3月和2007年8月入住的朝内298大厦和国华投资大厦至今空置率仍为100%。

  东二环:空置率62.90%

  东二环写字楼放量高峰已经来临。最近3年东二环甲级写字楼供应面积达到了1066631平方米,仅次于CBD排名各商务区第二。 

  而62.90%的空置率也在各区域中属较高水平,这主要是新入住项目占比重较大。

  2006年入住项目空置率都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这表明东二环的商务氛围和市场前景良好,出租难度不会很大。

  北三环及燕莎:空置率低于10%

  北三环及燕莎9个统计项目集中于2006年和2007年,2008年入住项目只有一个。作为一个已经成熟多年的商务区,北三环及燕莎受土地开发限制,150703平方米的供应表明成长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

  28.80%的区域空置率在各区域中是最低的,所调查的9个项目中有6个空置率低于10%,这表明该区域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正处于繁荣收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