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筒子楼到CBD商务办公楼,探秘中国写字楼进化史!

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写字楼正逐渐成为集人才、技术、创新、资金的承载平台。相对于以前,如今的写字楼已不再是单纯的工作场所,更多的是为办公人员提供生态健康的办公环境,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写字楼的发展可以说在某一方面也体现了城市的繁荣程度。

 01 写字楼发展史,时代变革的见证者

写字楼是城市发展和繁荣的直接体现,它们就像城市的守望者,亲力参与每一个时代的变迁。

60年代还没有写字楼的概念,出现的办公楼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因商务活动的需要而集中在一些小房子中,各自独立但又相互紧密联系的业务单元。其实就是板式的筒子楼,分成很多个房间,人们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办公。

70年代,开始出现简单的高层办公楼,不像现在,动辄几百米大厦。到了80年代开始有了写字楼的概念,这时候的办公楼除了解决工作问题,还需要解决大家吃饭、休闲、健身、合并使用公共服务功能等问题。于是,写字楼就开始增加相应的功能设施,比如卫生间、茶水间、餐厅、健身房等,写字楼的概念因此形成。

90年代初开始,内地的写字楼开始逐渐兴盛,开始考虑以客户的贴身需求为导向,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并成为集交通、经济、娱乐等为一体的商务休闲综合体。

 02 CBD商务区,城市的发展引擎

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致,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楼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且吸引了大量的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这里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中央商务区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制造业开始外迁,同时商务办公活动却不断向城市中心区聚集,这也就要求大城市在旧有的商业中心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商务中心区。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的拉德芳斯、东京的新宿、香港的中环都是国际上发展得相当成熟的商务区中心。

21世纪初,内地CBD商务中心萌芽,随着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开始重视商务形象,写字楼自此呈现出新的特点。公司总部、金融中心和专业化生产服务,构成了当今商务中心区的三大职能机构。

 03 临江独栋,彰显企业雄厚实力

如今中国核心城市的商务中心已发展成熟,成为城市化中一个新的亮点,但同时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也相继出现,比如说停车难、电梯拥挤、办公环境不理想、空气差等问题,迫切需要写字楼进一步升级。

近年来,上海一直着力打造一江两岸的金融集聚带,在北外滩构筑起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多家五百强企业纷纷入驻,中心商务区效应明显。落户北外滩的上海一方中心,地标性双塔醒目地耸立在来往车流之侧,优雅流畅的经典造型,似在昭示着北外滩的发展成果。

上海一方中心位于虹口北外滩核心区位,与浦西第一高楼仅一街之隔,商务配套齐全,商业氛围浓厚。项目西侧全揽远东第一湾——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正南直面黄浦江,对面即是金融中心陆家嘴,东侧全揽整个新外滩区域的未来规划和发展。

上海一方中心集商业服务、生活休闲于一体的5A甲级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由美国顶尖团队大道设计操刀,室内设计部分则由国际知名的HBA担任。360°无立柱办公空间,外滩观景视野开阔,ART DECO立面承袭外滩风貌,更有11米极致挑高大堂,尊崇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方中心还是标准的地铁上盖商办大厦,地下一层无缝对接轨交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紧邻四条隧道,连接沿岸路高架,畅通全城东西两端,距虹桥交通枢纽仅15分钟车程,大大减少商务办公时间成本。

北外滩接棒外滩、陆家嘴,成为上海核心CBD新起之秀,并与之形成“黄金三角”鼎立之势。而一方大厦位居北外滩,在诸多超现代摩天巨厦中,传承文化,致敬经典,以一种对话世界的力量,再造城市中心骄傲,承载城市进程中蕴含的品位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