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无序入市后遗症:二三线市场烂尾众多

商业地产正在为几年前无序入市引发的“后遗症”买单。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华联股份、王府井等零售频频在二线城市发起并购案,但与二三线市场半死不活的项目数量相比,仍是杯水车薪。来自北商研究院的分析认为,只有区位选址、硬件条件、商圈潜力等诸多因素达标的商业地产,才可能获得零售巨头的青睐。那些当初盲目上马的巨量商业依旧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负担。

等待巨头来

不仅是新兴的O2O资本市场寒意阵阵,步入成熟期的商业地产行业也正在苦苦寻求资金解套。在近期发生的收购案中,哈尔滨群力广场交予王府井;华联股份与安徽、山西、内蒙古等5个项目发生关联交易,接棒二线城市项目运营。综合来看,这两宗交易都发生在二线城市,两大集团均通过项目收购初次在新市场布局。

不过,等来巨头拯救的项目仅是冰山一角。在商业物业供应量持续增长、资金被项目占压的局面下,众多中小开发商在红海中挣扎。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平表示,在近期频繁考察多地商业项目时,令他感受最大的是开发商叫苦不迭,都想赶紧脱手。

世邦魏理仕(CBRE)统计,去年,全球在建购物中心总面积为3900万平方米,其中,亚太区在建购物中心面积超过3200万平方米,并且超过60%的面积都在中国。在全球十大最活跃在建购物中心市场排名中,中国占据九席,达到开展本项调查以来的最高峰值。

市场过剩局面让优质购物中心品牌在挑选项目时更为谨慎。在投资哈尔滨群力广场时,王府井综合考虑了项目所在区的未来前景、对项目收益进行了详细评估。在经营风险提示中,由于王府井只拿下了项目二期部分,一期已由其他业主运营两年之久。王府井方面特别强调,公司及万泰地产(群力广场持有方)已同一期物业业主协调一致,将对一、二期物业进行整体规划,提高项目整体性及可视性。

资产减值猛

与王府井对群力广场二期做出的“投资回收期八年、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9%”的较高投资价值相比,华联股份对收购项目流露出许多担忧。

在收购资产估值中可以看出,二线商业项目盈利能力不确定风险增大。华联股份方面指出,收购5个项目的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等评估值在30亿元左右,且未来仍需募集配套资金18亿元,继续投入项目建设,建设完成后各年度的折旧、摊销金额均较大。由于5家公司尚未营业,华联方面缺乏当地经营可供参考的项目,未来经营水平、盈利能力难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