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写字楼纷纷外扩 现代智能化写字楼崛起
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天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呆在一个两平方米不到的格子间,办公室乃至写字楼不仅是个公共办公场所,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路上堵,抢车位,排队等电梯……这些烦恼正加速着人们逃离城中心的老旧写字楼。
中部崛起的合肥高速发展,商务平台需求旺盛,随着写字楼人群需求增多及对于办公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城市的建设者们也在这种变化中探索着写字楼的创新与变化。
第一代写字楼逐渐老去
记忆中的壮观大厦,随着岁月的洗涤,渐渐成为了一群群高楼中间的“矮小个”。走进合肥老城区的市中心,人们不免会发现最早一代的写字楼大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了。
合肥第一代写字楼于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兴建,以新鸿安大厦、宏图大厦、绿都商城、盛安大厦、新华大厦等为代表。这一批老资历的写字楼发展起点比较低,品质较差、功能欠缺,部分物业陈旧、内部配套设施老化,在现在看来甚至不能算是写字楼。显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办公需要,随着新型写字楼的蓬勃发展,这批写字楼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曾经,合肥最高的大楼是是178米的邮电大厦,邮电大厦一度也成为合肥写字楼市场的风向标。“现在已经不会有人把在这里办公当作是一件引以自豪的事情了。”一位在该大厦办公的个体企业经营者表示,电梯不足等硬件不足不说,设施老化等现象。作为保持了合肥十多年来的最高建筑,邮电大厦用它的老去向人们述说着合肥这座城市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
从传统商务区的拥挤中逃离
自2002年后,合肥的写字楼迎来新的发展,以天徽大厦项目为代表拉开了合肥写字楼正式对外销售的局面,改变了以往只租不售的局面,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发展至今,合肥虽然也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写字楼,但无论从“量”还是从“质”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方面,在经济发展大潮之下,很多企业应运而生,“住宅禁商”的趋势也促使中小企业加入回归写字楼的大潮。另一方面,不少写字楼多为乙级,硬件或者软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与老一代写字楼相比,后期开发的纯商务写字楼整体设计标准上要高于之前,但在软件等配套上也存在一些缺陷。
比如北一环的某写字楼群,硬件设施配置比较高,吸引了很多企业入驻,但在后续使用中却出现了物业管理水平低下、交通拥堵、停车位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配备足够的地下车位或者本身就没有地下车位,根本抢不到车位只好提前一小时出门挤公交;电梯严重不足,上下班时间要在电梯间排长队,时间来不及只能狼狈爬上十几二十几层楼去;周边及内部配套不全,吃饭休闲找不到好地方……环境拥挤、电梯与车位供应不足令很多写字楼内上班人群头疼。
一位在长江路高档纯商务写字楼内上班的李先生说,虽然他们看起来在高档写字楼上班,光鲜亮丽,但一点没有感受到高档的配套,领导层们已经在商讨下一步的办公地搬到哪里去。
合肥写字楼经过多年发展,从最早市中心繁华地段逐渐发展到北一环片区,再随着城市重心的转移慢慢发展,逐步向外扩散并集聚。
同时,由初期的品质较低的办公写字楼也正在逐渐发展成为具备初级智能化的现代化写字楼。新一轮崛起的写字楼正以优秀的软硬件配套等特质吸引了着办公人群,也吸引着大量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