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卖场疯狂扩张抢收天下 尝试新运营模式

本报“京城3C金牌门店评选”活动自8月30日正式开锣至今,“家电卖场”与“手机卖场”两阶段的暗访已全部落下帷幕。接下来将接受读者投票,在此环节结束后,本报将于明年1月上旬公布此次评选活动结果。
  近4个月来,本报记者通过14期的实地暗访对京城八区的近60家家电卖场和33家手机卖场做了客观报道。

  俯瞰坚持扩张整合为主

  与前几年的家电连锁模式一样,手机连锁卖场如今的态势是整合为主。迪信通、中复电讯、金飞鸿等卖场不断快马加鞭四处圈地,极大地冲击了手机零售渠道,与此前的格局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还是会坚持扩张下去,继续完成我们的布局。”中复电讯副总经理胡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与中复电讯比起来,国内最大的手机连锁巨头迪信通的未来计划则显得更具野心,目前在全国已经拥有超过1000家连锁店的迪信通表示将继续推行“疯狂扩张”计划,通过一些小型的并购将各地竞争力不强的店面统统收归自己帐下。

  但与家电连锁卖场不同的是,由于相互之间地理距离太近,大多相互一墙之隔,使得手机连锁卖场在并购、整合过程中并不愿意去考虑同业竞争对手。与之相反的是,他们并购的目标大多是那些丧失了竞争力,但又拥有良好低端的中小型非连锁手机卖场。

  对于近日国美全面托管大中一事,被视为强大竞争对手的手机连锁巨头们也引起了警觉。中复电讯副总经理胡明则认为,“我们成本比较低,不像家电连锁一开就是大店。最近几年北京等大城市房价涨得非常厉害,对开店压力很大。”

  尝试新运营模式

  事实上,在继续推行扩张、圈地的计划之外,手机连锁卖场还在纷纷尝试新的运营模式,比如进驻家电卖场、引入手机品牌的形象展示店和微软等软件巨头的店中店,在不同的模式尝试之下,手机连锁卖场正在努力发展“求同存异”。此外,有消息称迪信通等领军厂商也在积极谋求上市发展,通过融资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在推广方式上,手机连锁卖场除了惯用的促销、降价之外,还有更多的联袂活动,比如与运营商的合作,设立营业厅、推出大量采购的超低价手机、与运营商单独定制买断某款机型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