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建议:推动“富二代”成长为“创二代”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允许到允许,再到鼓励、支持,已经挺拔地发展起来,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民营经济贡献的GDP总量超过60%,全国至少有19个省级行政区的贡献超过50%,其中广东省超过了80%。

“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80%的民营企业未来5-10年将进入交接班阶段,其中有95%的民营企业选择代际传承,民营企业传承的高峰期正在到来,且恰好与全面深化改革期以及经济社会转型期相互叠加,从而使这一轮企业传承具有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在提交的一份团体提案中指出,民营企业接班人培养不仅与单个民营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就业状况改善和阶层关系和谐紧密相连,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了解,民营企业接班人培养中目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重视不够。党委政府对这一问题不够重视,思想不统一,措施不得力,缺乏整体深入研究。虽然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力量比较单一,培训培养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其次是自身准备不足。不少民营企业传承缺乏早期计划和长远规划。接班人群体学历层次高,但实践历练少;创业志向强,但责任意识弱。创一代把企业传承给接班人时,更注重股权结构、客户资源、政商关系等交接,而忽视商业文明、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企业发展缺底蕴,企业家成长缺土壤,使一些“富二代”难以成为“创二代”。

第三是职业经理人体系不完善。作为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的辅助,职业经理人传承模式尚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社会整体信用体系不完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商业机密保护制度、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和职业操守制度等不健全。

第四是成长环境不优。涉企三乱屡禁不止,索拿卡要屡见不鲜,对企业家的强制措施屡屡发生,尊商重商的环境远未形成;民间投资“玻璃门”“弹簧门”久打不破,公平公正的市场体制远未建立,严重挫伤了企业接班人二次创业的热情。少数媒体对“富二代”个别负面事例无限放大,加剧了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影响了民营企业接班人的成长环境。

为此,全国工商联建议尽早制定长远规划,鼓励民营企业接班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在各类开发区中开辟专门的“创业园区”,为“创二代”提供多元化的创业创新基地,重点打造一批示范型新生代民营企业。

“其次,还应建立健全培养机制。要发挥统战部、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党政部门与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定期对话机制,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倾听呼声。”全国工商联在提案中建议指出,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提升企业接班人综合素质;要加强爱国情感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了解国情社情,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整合党委政府、培训机构、民营企业三方资源和优势,探索建立民营企业接班人长期培训基地,在帮助做好“硬件”交接同时,突出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软件”传承。要搭建交流锻炼平台,支持各级工商联成立青年企业家商会等组织,为商会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创业引导资金。组织优秀民营企业接班人到行政事业单位、知名企业跟班实习、“挂职锻炼”,开阔视野,增强历练。

除此之外,全国工商联还建议积极完善职业经理人体系,规范职业经理人市场,加快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认证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政府还应着力优化成长环境。在党政机关和全社会树立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意识,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政务环境,对企业经营者慎用强制性措施,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全国工商联最后建议,加强表彰激励,培养树立一批民营企业接班人标杆人物。加强舆论引导,加大民营企业接班人先进典型和事迹报道力度,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