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星多招风”属误区 积极拓展是王道
最近,关于去年国内50多家星级酒店主动“降星”的消息热传。没过几天,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辟谣说,并不存在所谓 “要求降星”一说,实为有酒店退出星级评定,或因不达标进行“摘星”。上海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日前也表示,主动降星的情况并未在上海出现,只是有一家酒店在即将评到“五星”时临时决定中止评星。
不过,由来已久的酒店“追星”热,如今确实显现出降温的迹象。统计显示,去年上海仅有一家酒店申请评定五星,比往年大大减少。
中央相继出台的 “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刹住了公务宴请、大吃大喝之风,也让不少一度依赖公务消费的星级酒店日子难过。有分析认为,酒店评星遇冷,可能是为了降低门槛,更好地对接市场。但对接的是不是真正的大众消费市场呢?据笔者了解,有多家新开业的酒店虽然绝口不提星级,但仍定位于“精品”、“豪华”,消费标准不低。似乎酒店不参加评星,只是担心“星多招风”,但客户定位却没有太大改变。由此可见,一些高档酒店 “靠着公务消费过日子”的想法还没有彻底断绝。不知这些酒店的经营者有没有想过,大树底下确实好乘凉,但眼里如果只有这一棵树,也容易被吊死。
或许有人会说,星级酒店的硬件设施有严格标准,运营成本也高,想要真正对接大众市场存在难度。但笔者认为,大众市场不等于低消费市场,散客群体既需要有限服务的经济型酒店,也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的星级酒店。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一家酒店的硬件设施、产品价格和服务质量等,几乎时时被“晒”上互联网。只要是物有所值,星级酒店依然能获得市场青睐。
我们也看到,去年以来有不少高星级酒店放下身段,不时推出大众产品服务,甚至积极投身团购,最后凭借不打折的服务,既赢得市场也赢得口碑。归根到底,酒店现在想要吸引客人,不是靠“追星”或“降星”,也并非都要走低消费路线,而是要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思路,抓住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在提升专业服务上做好文章。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