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崇光百货2月关店 利福国际欲深耕内地

经历9年的运营,利福国际旗下招牌老店,位于香港尖沙咀的崇光百货将于2014年2月15日结束营业。

利福国际对此表示,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位置替代尖沙咀百货业务,同时,对新的策略性投资持开放态度。

事实上,利福国际近几年在内地布局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在上海、苏州、大连、石家庄等地拥有百货业务,2013年9月开业的沈阳久光百货为其最新内地业务。利福国际董事总经理刘銮鸿曾表示,目前,利福国际在香港和内地的业务比例为7:3,希望未来这一比重可变成各占一半,甚至可能再提升内地比重。

觅崇光百货新址

2000年,日本当时的百货巨头崇光百货以1.87万亿日元的负债宣布破产,此后一年,周大福以5.3亿港元从日资企业手里将香港铜锣湾崇光百货收入囊中,这一收购曾是1997年金融风暴后香港单一物业最大宗交易,亦被业内解读为日资企业淡出香港。

2005年10月起,尖沙咀崇光百货一直以租赁物业形式由利福国际经营。记者翻阅利福国际的历年年报发现,开业至今,该店为利福国际带来的销售收入超过46亿港元,其中,2013年上半年贡献4.78亿港元,占公司百货总销售收入的6.1%。

由于尖沙咀崇光百货店原业主欲提前终止租约 (该租约原定于2020年到期),早在2012年,双方已定下于2014年2月15日终止租约。

一位零售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提前终止租约不排除租金谈不拢的可能,由于访港的旅客人数不断增加,加上集中购物区铺位紧张,零售铺位长期供不应求,也促使香港主要区域内的铺面租金不断上涨,因无法忍受放租方的提价,百货商们只能另寻他处。

利福国际已开始为尖沙咀崇光百货的新址与一些物业公司积极接洽。据香港媒体报道,利福国际计划租用和记黄埔旗下希尔顿酒店购物中心四层楼面作为新址,租用面积达10万平方英尺(约合9290平方米)。

德意志银行一份研报透露,新址租金为1500万港元/月,以此计算,年租金达1.8亿港元,相当于2012年前6个月尖沙咀崇光百货销售收入的37.65%。

关于新址,利福国际不予置评,仅称正寻找合适的替代位置,同时强调无论尖沙咀崇光经营与否,还将继续专注维持集团在香港市场的领导地位。截至发稿,公司亦并未就租金问题对记者进行回复。

作为香港百货业巨头,利福国际在香港的百货业务包括铜锣湾崇光百货及尖沙咀崇光百货。铜锣湾崇光百货一直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来源,开业超过19年,店铺面积达40万平方尺,已成为香港最大的日式百货公司。利福国际2013年中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铜锣湾崇光百货共录得的销售收益占集团整体收益的65.5%。

加紧布局内地

守住香港大本营的同时,利福国际的内地布局已深入至上海、苏州、大连、沈阳、石家庄等城市。根据公司2013年中报显示,2013年前6个月公司内地百货销售总额约17.65亿元港币,占集团总体收益近三成,其中上海久光百货、苏州崇光百货分别贡献销售收入9.8亿元和3.98亿元人民币,已与铜锣湾崇光百货一起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利福国际内地扩张还在谨慎进行,以人民币10.3亿元购买地块7年后,沈阳久光百货终于在2013年底前正式开业。公司称沈阳久光国际开业时出租率达80%。

此外,在久光百货运营收入最高的上海,该公司已扩展了7400平方米的“鲜品馆”,主营食品、糖果业务。同时,2013年底还开建了上海闸北的商业综合体项目,预计2017年完工。

在内地实体百货业疲软的背景下,利福国际在内地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其中,2009年开业的大连久光百货截至2012年底依然录得亏损,此外,曾在2010年12月开始运营的天津利福广场则在短暂出租两年后以5.4亿元人民币抛售。

前述零售业分析师认为,香港零售业竞争激烈,各企业以内地业务为新的突破口本无可厚非,但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和电商冲击,传统百货人流量从2010年开始下滑,而此前,利福国际新开门店12个月内就基本能达到收支平衡,现在新店实现收支平衡的时间则要延后到3~5年,不仅无法为集团贡献利润,反而消耗老店利润,商业物业“见好就抛”对于短期内改善公司现金流有一定帮助。

对此,利福国际表示,集团在内地扩张一贯谨慎,定期简约旗下业务与资产,出售天津利福广场符合集团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