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经历转型阵痛期
流通业改革开放以来,零售业的发展曾一马当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12年零售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销售额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持续增加,营业面积继续扩大,各类渠道注重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商务部典型企业的数据测算和有关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零售业经营单位2354万家,同比增长5.6%,实现销售额1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但是从效益指标看,去年零售业受到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商务部典型零售企业数据,2012年全国零售企业营业利润同比仅增长3.6%,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毛利率为15.6%,同比下降0.9%,平效为年均每平方米13855元,同比下降0.5%,有近四成的企业上半年利润下滑。在第十五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表示,近年来零售业经营成本高企,又面临着电子商务等新兴商业模式的挑战,亟需创新经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商务部典型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零售企业平均费用上涨8.3%,其中房租和人工费用是推动费用上涨的主要因素,连锁百强企业平均房租上涨21%,人工费用上涨20.5%。与此同时,我国的消费市场经过近三十年的迅猛发展,如今已经告别了年增速近20%的高增长期。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8817亿元,同比增长11.3%,进入平稳增长的新阶段。过去几年刺激消费的一些政策已经基本退出,依靠财政补贴方式支撑的消费增长模式今后不可能长期持续。
王德生表示,如今的零售业正遭遇到新型商业模式的强力挑战,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及其带来的消费理念、模式的改变,引致传统商业领域革命性的变化,这已不再是趋势,而是客观现实。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今年前三季度网络购物同比增长34.7%,大部分企业都已开始触电,但受传统的出租柜台、联营扣点模式形成的惯性制约,转型升级步履艰难,在传统盈利模式受到冲击的同时,新的盈利模式尚未得以确立。“虽然零售业发展暂时受到了影响,但这是转型期的阵痛,从长远看有利条件非常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必将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为零售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宏观环境。”王德生说。
加快创新转型
要应对零售业面临的挑战,关键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模式。王德生在第十五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表示,在零售领域,要重点做到两个重新认识:一是重新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融合已经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王德生称,现在已经很难用传统的方法去界定一家创新型的零售企业属于哪一个类别,零售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零售业与金融的融合,都在推进,成功的案例不断涌现。未来的零售市场合作,共赢应当成为主旋律,一家企业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二是要重新认识零售的核心竞争力。在过去,店铺资源是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谁掌握了销售网络,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现在,谁最接近消费者,谁最了解消费者,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王德生表示,数据和信息成为核心资源,传统商业企业如何把过去积累的经验变成可滋开发利用的大数据,新兴的网络商如何挖掘使用网络信息是未来的成功法宝。
王德生表示,作为零售业的主管部门,为支持零售业加快改革创新发展,商务部近期有两方面具体工作:一是积极推动零售业加强交流合作。加快模式创新,研究通过试点示范等多种方式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供应链资源整合,O2O商业、金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二是促进商贸物流发展。商务部将抓住城市物流这一关键环节,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物流诚信体系,扶持建设一批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发展城市物流,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