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零售业本质
在这个谈零售就离不开电商的时代,新科技已经成为零售行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必要手段。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尤其应当打破固有的思维局限,借助新科技,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消费模式。
在第十五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东吴相对论》主持人,《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表示,如今所有消费者正经历的是一种全新的网购模式:没有网的网购。在这个时候,零售企业和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任何零售商,想要生存下去,都要回归到零售业的本质,回归到商业的本质。
新移动商务时代来临
吴伯凡称,早期的零售企业开网店,需要拍摄很多商品,将其放在一个虚拟的货架上,而如今随着微支付和识别技术的日益发达,商店没有必要在网上开。“在现实当中每个人都变成橱窗,每个店都可以变成网店,如果看上什么商品,只要一扫,就在进行一种新的网购,没有网的网购,这就是我说的环绕立体时代。”而这对于饱受电商困扰的传统零售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因为传统的电子商务就是把实体店搬到网上去,而如今很多人在做O2O的线上线下互动,很多电商也意识到“接地气”的重要性。当一种商品是在三维世界销售还是在网络世界销售变得不太重要的时候,传统电子商务的诸多优势就会淡化,而零售企业和这些电商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作为电商来说,必须要有这样的接口,它能让移动终端跟现实世界在任何一点对接。形象地说,就是手机会变成一个扫描仪,变成一个POS机,变成游戏里面时空转换的通道。如果没有这种功能的话,不论今天的电子商务做得有多火爆,都将在新的游戏规则下逐渐变得无关紧要。”
互联网一向是作为技术和工具被企业使用的,但吴伯凡表示,这样的思维已经不再适用于环绕立体时代的商务运营。“我们在的世界可以说成了一个商场,我们的触点从过去稀缺的触点变成毫不稀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浏览和逛商店、逛街以及交易,网络不仅仅是技术,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运营流程,最重要的是已经变成一种文化,它完全是一种新的商务形态。”
制胜点:解读需求
任何零售商,想要生存下去,都要回归到零售业的本质,回归到商业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了解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卖出产品。吴伯凡表示,较多的接触客户之后,可以演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如杭州的一家服装连锁企业,由于长期卖某类衣服,并非常了解顾客的心理:喜欢什么款式和风格,喜欢折扣还是品牌。最终该企业根据掌握的数据,完成了从零售业向制造业的转换。和普通制造业不同的是,他们充分了解了顾客的需求,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再如苏宁云商如今的模式,最核心的也是对于客户的了解和与客户的互动。“一旦对客户的深度解读变为最核心资产的时候,零售企业要做的事情就变得非常多。他再也不会去用传统零售业古老的公式:低价买进高价售出,在零售差价里面来奠定自己的商业模式。企业完全可以做反向的制造,他可以一夜之间帮助每个厂商在每一个大城市设定自己的体验店,就相当于云计算。”吴伯凡认为,在新的移动商务时代,零售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和厂商的关系也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企业如果想生存下来,并且能够生存得很好,不至于被新的游戏规则边缘化,最重要的首先是心智模式,其次是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