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百货劲吹转型风OUTLET奥特莱斯悄然进市区
零售业持续低迷,广州的百货商场纷纷寻找对策,作出多种尝试。日前,天河城百货白云店、摩登百货北京路店分别在两个销售旺季前,悄然改做奥特莱斯,业界中也纷传广百百货、友谊百货也在考虑在市区开设奥特莱斯店。百货商店办奥特莱斯成风,消费者多了可以淘实惠的地方,但奥特莱斯前景如何?行内人士普遍认为,百货转型时间尚短,还未到时候论成败的时候。
百货劲吹“奥莱”风
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表示:“据我所知,目前差不多广州每一家百货公司都在考虑开设奥特莱斯。”他还调侃说:以前的传统是“生意不好调柜台”,但现在变成了“生意不好换奥莱”。
事实上,广州百货业确实有“奥特莱斯化”的苗头。
今年“五·一”前夕,天河城百货把白云新城五号停机坪店转型成奥特莱斯名牌折扣店。至此,天河城百货在奥特莱斯业态已经开了3家门店,位于南海金融城的奥特莱斯也预计在明年开业。
临近“十·一”,摩登百货宣布再次调整光明广场店的定位,转身变成奥特莱斯店。
与此同时,有行内人士透露,广百股份位于太阳新天地的百货商店,正考虑向奥特莱斯转型;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番禺汇珑新天地,也在筹划打造一家中高端品牌折扣百货为主力店。
广州友谊商店也在昨天爆出,时代店将会整体转型,从百货商场转为奥特莱斯。据爱购记者了解,友谊商店时代店为自由物业,由于商场面积有限,商场会舍去电器和超市业态,做强穿戴类奥特莱斯业态。这是广州友谊首次涉足奥特莱斯业态,也是天河商圈首家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将会在11月中旬与消费者见面。
以“名牌+折扣”为经营特色的奥特莱斯在广州已有多家,如天河城百货万博和奥体中心的欧莱斯名牌折扣店、万国奥特莱斯以及海印又一城奥特莱斯广场等。
“转身”后收益可观
虽然百货商店转型奥特莱斯,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但“转身”后的收益却相当可观。 2006年,天河城百货在番禺万博中心开出首家“奥特莱斯名牌折扣店”,该店年均销售增长超过30%,2010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8亿元。
摩登百货董事副总经理骆建基表示:“这是摩登进驻光明广场后的第三次调整,奥特莱斯店覆盖鞋子、服装、化妆品、首饰等品类,引进了20多个品牌,包括100多平方米的百丽集合店、欧时力、曼妮芬、玖熙、沙驰、金利来等在内。”开业第一天,百万件商品低至1折,当天单日销售额几乎是转型前的3~4倍。摩登百货北京路店的营业部副主任刘许游透露:“一个新店开业需要3至4年才能达到的营业额,我们开店一年,经过一个月的转型就达到了。而且,转型后的商品品类,比之前更加齐全,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市区“奥莱”受欢迎
天河城百货早有办奥特莱斯的成功经验,白云新城店面积有1.6万平方米,开业之初定位走“精品百货”的路线,如今转型成奥特莱斯,其商品结构与番禺奥特莱斯相似。
摩登奥特莱斯店(下简称“摩登奥莱”)9月1日试业,9月13日正式开业,开业一个月下来,1至3楼的品牌调整基本完成。摩登百货方面表示,不少厂家有清库存的需要,而且市中心做奥特莱斯的商场比较少,厂家愿意尝试新的清货途径。北京路逛街的顾客大部分是15-30岁的年轻学生、白领和游客,他们的显著特点就是讲究品牌,追求实惠,消费者喜欢购买一百元左右的商品。摩登奥莱“时尚名品+超低折扣”的模式,转型后引进了“玖熙”、“莱尔斯丹”、“百丽”、“欧时力”、“耐克”等众多知名品牌,卖场装修简约、通透,货品排列紧密丰富,正是迎合了北京路商圈目标消费群的需求。
爱购记者随访场内的消费者表示,很多品牌也设有自己的折扣店,不过分布零散,如今较为集中,又在市区里,逛起来比以往方便。
“奥莱”前景需观望
“转身”后,商场营业额大幅度提升,是不是代表已经转型成功?行内人士纷纷持观望态度,即便转型的百货商场方面也不敢下定论。
新光百货企划部杨辉认为,百货办奥特莱斯,优势在于整个运营团队对品牌和商品的熟悉程度较高,但办奥特莱斯最关键是品牌供应商能否给消费者提供到过季打折优惠商品,国际一二线大牌往往对商品供应有一定的规划和要求。目前看来,在广州甚至在中国,没几家奥特莱斯能很好地生存下来,在国外,奥特莱斯往往是设立在郊区,针对家庭自驾车消费的白领,在国内,我们的大多奥特莱斯都设在城市中心区,和百货、购物中心进行正面的竞争,如果奥特莱斯在打折商品齐全、又能提供家庭娱乐餐饮一站式消费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的。但目前看来,这些前提条件往往都很难实现。
白云新城店转型之后,被问到天河城百货是否还有其他门店准备转型的计划时,张佩清表示“暂时没有”。摩登百货方面表示,至少要等奥特莱斯店经营一年以后才能论成败,现在只是一个开头,特别是明年春节后的上半年的淡季,才是奥特莱斯店的真正考验。黄文杰则提醒,百货一哄而上办奥特莱斯店,也要小心“一哄而散”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