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下“经典阅读”何以立足 图书馆要其发力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詹福瑞疾呼“保住经典”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文/图

  网络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天天如陀螺般旋转的人们,能否找一处安静的角落安放自己的灵魂?日前,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詹福瑞应邀来到沧州,在刚刚正式开馆的沧州市图书馆新馆报告厅里,以《经典阅读与图书馆的推广》为题作了一场报告。这位从河北大学走出的学者大声疾呼:经典阅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碎片化的大众阅读和大众文化虽然有着缓解现代人焦虑的作用,但却很可能“摧毁经典”。

  中国人读书越来越少了

  在当天的报告中,詹福瑞首先提到了沧州历史上的两位“名人”对国家图书馆所起的作用。他说,这两个人与“国图”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国图”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两个人一个是张之洞,1909年,军机大臣张之洞主管学部,上奏折建立京师图书馆(也就是“国图”前身),对“国图”有开创之功。另一个是纪晓岚。民国时期,文津阁的四库全书从承德划拨给“国图”。而文津阁四库全书,纪晓岚是总编纂之一。由此可见,沧州人和“国图”有着不解之缘。

  但是,说到当下国人的读书情况,詹福瑞坦言“感到焦虑”。他说,从新闻出版署1999年开始做的国民阅读率调研来看,1999年国民阅读率是60%,2001年滑到54%,2003年滑到51%,2005年、2007年都是48%,2008年有所回升,是49%,2009年50%,2010年是52%,2011年是53%,2012年是54%。国民阅读率呈现U字型的情况,反映了我们的国民有一半人是不读书的。而从世界范围看,以色列每年每人读书64本,美国是50本,日本是18本,法国是11本,中国则是4.7本。

  书读得少,“经典”更少

  不仅书读得少了,更让詹福瑞觉得沉重的是,现在的阅读品位越来越排斥“经典”。他说,在西方国家,经典作品是学校必读书目。但在我们国家,情况不容乐观。“我一直在忧虑:大众文化和大众阅读可能会摧毁经典”,詹福瑞说。

  詹福瑞表示,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是指以感性、消费为主的娱乐文化,是大众传媒塑造的文化。而大众阅读是近20年来形成的阅读思潮、阅读倾向。大众阅读以新闻式和碎片式阅读为主,旨在得到一些既得信息,不需要去思考,去体味的信息。

  对于大众文化、大众阅读,詹福瑞并没有“一棍子打死”,相反,他强调大众阅读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现代人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需要大众阅读来释放压力,缓解情绪。但大众阅读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逃避思考、逃避深刻、逃避沉重,它畏惧艰深和思考,喜爱浅易和愉悦。一旦失去了“平稳”,它很可能成为经典阅读的“掘墓人”。在詹福瑞看来,阅读有助于个人精神的成长,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质,精神生活丰富的人。真正的阅读是要引人沉思,发人深省,是让人去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

  经典是“不朽的”

  那么,什么样的读物可以归结为“经典”呢?詹福瑞说,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真正的经典具备以下三点:

  一是传世性。詹福瑞说,经典应该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普遍性、典范性的作品。好书不仅一时作用于人的心灵,它应该是不朽的。他推荐大家看看《为什么读经典》和《一生的读书计划》,很有深意,“一切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都是值得我们阅读的”。

  二是普遍性。詹福瑞说,经典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经典是解决人类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像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忏悔录》,郁达夫的《沉沦》,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复杂人性,像列夫.托尔斯泰、雨果,他们的作品里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恶,时至今日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是耐读性。詹福瑞认为,经典必然是独创的,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具有深刻性。“经典是我们正在重读的书,是我们重读仍像初读的书,是诉说不尽的书”,经典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都说莎士比亚不是37部戏剧,而是370部戏剧,随着每个人年龄的增长,你眼中的哈姆雷特就变成另一个哈姆雷特,一部书就变成10部。像鲁迅的《阿Q正传》,是中国人品格的混合物,他写的是中国人的国民性,写得十分精确。任何经典作品,都沉淀了一个作家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心血,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像卡夫卡的《城堡》,具有极强的讽喻性和批判性,表现出权力的有形与无形,权力的无所不在,以及人在世上的陌生感,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图书馆要为“经典阅读”发力 “图书馆是精神的家园”,詹福瑞将图书馆的作用归结为两个:一个是变不是读者的人成为图书馆的读者,另一个是关注读者、引导读者“读好书”。他强调,图书馆必须保证读者自由选择读物的权利,但对于图书馆来说,也同样有着引导读者阅读趣味、不断提升阅读层次的“任务”。他建议图书馆设置“经典阅读专架”,可以发动更多人来讨论“什么样的书才算得上经典”,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也扩大了经典作品的影响力。另外,还要利用讲座等形式不断推广经典阅读,让身处微博、微信、电视、网络、报纸“包围”中的现代人,能够在喧嚣中守得住安静,通过阅读经典来感味人生、人世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