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国际名牌葡萄酒吧卖上万 成本十来元

因为涉嫌制售假冒国际品牌葡萄酒,于某、徐某等犯罪嫌疑人日前被批准逮捕。此前,烟台市芝罘公安分局破获两起涉案价值达2亿余元的制售假冒国际品牌葡萄酒案,捣毁一处大型制造假酒的窝点。这是烟台市乃至山东省迄今为止涉案金额最大的制售假冒酒类注册商标商品案件。

    疑点:买“拉菲”,想要多少有多少

    今年年初,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烟台市芝罘公安分局对全区所有酒类生产企业和销售渠道进行线索摸排。曾在某酒厂工作过的男子于某引起了侦查人员的注意,民警发现,他在一个销售葡萄酒的网络群里十分活跃,经常发布有关“拉菲”、“奔富”、“龙船”等国际知名葡萄酒的销售信息。

    民警介绍说,“拉菲”每年都是限量生产,国内购买十分紧俏。但于某在推销过程中,采取订单式的销售方式,对有购买意向的顾客来者不拒。“即使国内代理商也不可能拥有如此大的销售权限。”办案民警感觉疑点重重,立即围绕着于某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关系展开调查。

    3月12日,芝罘公安分局开始对于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立案侦查,逐步掌握了于某涉嫌犯罪的相关证据。嫌疑人于某在当地购买了制作葡萄酒的酒瓶、酒标等原材料,在栖霞市某酒厂进行灌装,再将假冒品牌的葡萄酒销往南昌、上海、东莞、深圳、苏州等地。

    4月10日,公安部经侦局批准发起了于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集群战役,办案人员先后奔赴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展调查,逐渐摸清了于某团伙的营销脉络。

    造假:购买廉价酒汁,贴上名牌商标

    办案人员围绕于某做了大量侦破工作,发现于某与一姓徐的男子业务往来频繁。徐某还向于某提供进货渠道,且经营数量有过之而无不及,难道于某身后还隐藏着一条更大的“鱼”?

    民警发现,徐某也拥有自己的制假售假网络,用自己创办的某酒业公司做掩护,租用北岛附近一个大型库房,制造假冒“拉菲”、“拉图”、“木桐”、“奔富”等国际知名品牌葡萄酒。他从当地小酒厂和法国大量购买廉价葡萄酒汁,在厂房里灌装后贴上知名品牌商标对外销售。

    徐某的库房和生产车间四周封闭,平日大门紧锁,只有车辆进入时大门才打开,还有门卫设岗看护,陌生人根本进不去。为尽快掌握库房和车间的情况,侦查民警进行了多日布控。民警了解到,由于徐某害怕被人发现、举报,一般都是白天歇工,晚上11点后再进行灌装加工。

    “犯罪嫌疑人购进一吨葡萄酒汁的成本在6000元到15000元之间,按照每瓶750ml的标准,一吨原汁可灌装1300多瓶,成本最低的一瓶不足5元;再加上酒标、酒瓶及人工费用,平均成本也就10元左右。”芝罘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高晨明说。据介绍,徐某卖出的假酒价格为每瓶100元—200元,年销量可达到五六万瓶。到了酒吧等销售末端,这些假酒的价格高达几千,甚至几万元。

    掩盖:高薪聘技术员,调口感以假乱真

    为使葡萄酒以假乱真,徐某专门高薪聘请了两名从事过葡萄酒生产的高级技术人员,一名任命为车间主任,负责假酒的灌装、封盖、贴标和包装;一名专职从事假酒的化验,通过不断调试葡萄酒的口感和色度等方式,让假酒能够以假乱真。

    民警介绍,由于徐某走的是“高端”售假路线,生产葡萄酒一般用不同的葡萄酒汁进行勾兑,在专业技术人员把关下,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徐某从2011年起从事假冒葡萄酒生产销售,一年销售金额为五六百万。“像拉菲等名牌葡萄酒,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消费群体较为集中,中小城市需求则较少,因此这些酒主要流向大城市的酒吧和夜总会等场所。

    业内人士介绍,6000元一吨的葡萄酒汁质量很差,一般一口就能尝出来。“为了使口感更好,不法分子很可能会添加甜味剂等进行调味,长久饮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民警介绍说。

    查处:窝点存21个酒罐查获4万瓶假酒

    充分掌握了于某和徐某的犯罪证据和犯罪事实后,6月8日,芝罘公安分局抽调100余名警力对这两个犯罪团伙进行统一收网。

    芝罘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起案件共抓获犯罪团伙成员十余名,查获假葡萄酒灌装生产线2条,假冒国际品牌葡萄酒7000余箱、4万余瓶,涉案金额达到2亿余元。

    记者了解到,这是烟台市乃至山东省迄今为止涉案金额最大的制售假冒酒类注册商标商品案件,徐某造假窝点也是烟台市迄今捣毁的最大制造假酒窝点。该窝点内仅10吨的大型储酒罐就多达21个,储藏的半成品假冒葡萄酒多达200余吨。

    据警方透露,于某、徐某等犯罪嫌疑人目前已被批准逮捕。“两个犯罪团伙被成功打掉,有效净化了本地红葡萄酒业市场,让广大群众消费得安心和放心。”芝罘公安分局局长陈斌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