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成商业地产掘金地
“有客户跟我说,成都人就喜欢住有名的楼盘,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但是银泰中心的客群是金字塔顶尖的一群人,他们有些人非常有名,反而不希望别人知道他们住在哪儿。所以,我觉得做推广的时候还是应该针对客群圈来。”李彦荣解释说。
新“国五条”发布实施后,北京市投资的门槛变高,房产交易成本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大大降低,投资利润严重缩水。政策的变化造成投资客群外溢,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成为外溢客群的承接区。而成都无疑是当中的佼佼者。
国内一些知名杂志曾力捧成都成为北、上、广之后的“第四城”,一石激起千层浪,毁誉参半。且不论成都“第四城”的名号有否获得公允,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从人口、经济、历史、人文、城市建设,还是从市民生活幸福度方面来衡量,成都都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城市”。
那么像成都这类城市的商业地产值不值得投资呢?
李彦荣,北京顶级城市综合体北京银泰中心的营销负责人,现任成都银泰中心副总经理。记者近日对她进行了独家采访,为您解读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的投资前景。
她眼中的 投资方式
投资商业地产 还是自持好
相对其他投资方式来说,商业地产投资具有风险低,而盈利性、增值性、稳定性、流通性都很高的特点。从大家最为关心的直接回报来说,商业地产投资价值颇具优势。
“北京商业地产,尤其是商铺租售比非常低。北京人投资习惯是等待商铺价格上涨,然后把它出售直接获得利润。而在其他城市,人们的投资观念不同,以自持为主。”李彦荣分析,在南方许多城市仍存在着“一铺养三代”的想法。
“无论是出租还是出售,商业地产需要一定的年限才能体现价值。即便是要卖,也最好是自持一定时间,养起来后再出售。如果资金没有太大压力,能够出租,我认为还是长期持有更划算。”李彦荣解释说。
她眼中的 投资之地
成都购买力旺盛 商业发展潜力十足
李彦荣认为,北京已经成为一个封闭的市场。投资客手中房产变现成本太高,投资价值大大降低,一部分有眼光的投资客已逐渐把目光转向了二三线城市。“以成都为例,在成都最核心的地段买最好的物业,每平方米的价格相当于在北京五环周边置业的价格,投资性价比高”。
目前,部分城市被曝出商业地产已出现泡沫。以京东重镇燕郊为例,燕郊常住人口约40万人,在建商业项目总面积却高达200万平方米。发达国家人均商业面积的警戒线为1.2平方米,而燕郊人均商业面积已超过了5平方米,这一数字表明燕郊的商业地产已发展过剩。换句话说,目前燕郊商业地产已不适合投资。
对此,李彦荣表示,投资选址需要投资者拥有伯乐的眼光,商业地产对选择城市和地块的要求非常严格。以成都为例,成都市内高端酒店式公寓非常稀缺,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较,属于稀缺资源。
据成都本地机构吉信行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成都主要高端酒店式公寓如丰德奥克伍德、仁恒辉盛阁、香格里拉的年投资回报率一般在10%~15%。对于银泰中心之所以定位西南市场,李彦荣说:“成都能够辐射西部五省,包括渝、贵、川和西藏、青海,塑造了它作为区域中心的价值。”
此外,成都人民生活比较安逸、富足,对高端产品的认知度高。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虽然生活水平很高,但居民生活消费更高。
李彦荣进一步解释说:“大部分北京人赚钱不用于消费,而是都攒起来买房子了。据说成都的LV旗舰店年销售量排名全国第二,超过了上海,仅次于北京的国贸店,可见成都人的消费观念更加超前。”
她眼中的 经营之道
瞄准客群 不必所有人都知道
当然,如何在成都这类有极大潜力的城市中掘金,李彦荣有着自己的看法:“商业地产需要在后期运营中体现价值,这也是北京银泰中心日益得到认可的一大原因。”
2006年,位于CBD核心区的超级城市综合体北京银泰中心入市,一亮相就受到市场追捧。北京银泰中心的成功,为其姊妹项目——成都银泰中心提供了宝贵经验。
“银泰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好的运营团队。一个好的高端项目需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水平、区域地段、业态特色和客群需求。”李彦荣说。就营销而言,银泰中心显得有些特别,许多投资者是通过建成后的北京银泰中心,才了解到这个项目的真正价值,但也因此遗憾失去了一个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作为北京银泰中心和成都银泰中心的营销负责人,对于项目营销李彦荣自有一套。“银泰的营销模式是直接传达至目标客群。”她如此描述银泰的精准营销,“现在,仍有很多人不知道银泰中心里面有住宅和公寓。就银泰而言,似乎很多客人来都会说到我们知名度不够。其实我挺纳闷的,为什么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有客户跟我说,成都人就喜欢住有名的楼盘,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但是银泰中心的客群是金字塔顶尖的一群人,他们有些人非常有名,反而不希望别人知道他们住在哪儿。所以,我觉得做推广的时候还是应该针对客群圈来。”李彦荣解释说。
李彦荣认为,高端住宅项目营销应该有的放矢,针对精准的客群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