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五年家电惠民补贴工程:聊胜于无
2009年6月起实施到2013年5月底结束,五年时间让厂商对家电惠民补贴产生了“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家电企业在回应政策刺激之时,都以“利弊兼有”来概括,代理商则对此抱怨连天,终端零售商乐意看到更多补贴政策出台,让平淡的市场多些涟漪。
尽管从销售数据来看,惠民补贴对家电市场的前行“功不可没”,但无论哪个领域的家电人士最终都将家电节能惠民补贴工程纳入“鸡肋”:聊胜于无。
代理商:工作量大,担心补贴
浙江省某二线外资品牌空调代理商负责人黄总,一谈到节能惠民补贴就忍不住抱怨:无端增加工作量,工作人员忙于填写各类表格,代理商垫付补贴金额,还要担心能否全额拿到补贴款项。
因为外资品牌内销市场规模偏低,能否达到10万台补贴门槛还是未知数。政策结束是一只靴子的落地,补贴能否全额落袋为安还是另一只悬在半空的靴子。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底,惠民补贴额度高,家电需求呈攀高趋势,为厂商带来了机遇。2012年6月实施的新惠民由于程序繁琐、补贴额度下滑而引来众多抱怨。
“政策刺激作用肯定有,刺激力度到底有多少很难说清,”黄总认为,惠民补贴每次出台的时间都卡在空调销售旺季,真正启动已经是旺季之后,起码对空调领域的刺激效果十分有效。惠民补贴5月底结束,出现销售小高潮,一定是“翘尾效应”吗?5月底本来就是家电销售旺季,刚性需求才是最根本的动力。
“惠民补贴是代理商与经销商谈判进货的一个筹码,当竞争品牌都有中标产品,自然都要跟进,否则连谈判的筹码都丢失了。”
新科空调东北区域负责人李哲的观点是,有作用,不大。大大小小的家电企业都热衷惠民补贴,因为以此为促销噱头,吸引消费者。
工厂为了响应国策、创高补贴收入,集中生产惠民机,毫不夸张地说,惠民机早已成为了常规机。记者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一般家电企业产品结构中惠民机型占比达到60%到70%,个别企业占比甚至达到了九成。代理商却并没有因此受益,传统渠道销售业绩受内需低迷牵连出现大幅下滑,惠民产品积压严重。
新飞电器华东区域销售总监赵海的看法代表了许多家电人的心态,从营销角度而言,有补贴是好事,从市场自由竞争来看,补贴未必是好事。
销售经理:作假伤了正规企业
补贴意味着净收入,引发不少企业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这样的情况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实施过程中都有存在,节能惠民补贴也无法幸免。
一位家电业内人士向记者爆料,就在5月补贴结束前,许多商家提前囤货惠民机,先抽卡,然而开票,匹配虚假购买人信息,即可获取补贴。该人士无奈地感叹,骗补的企业中往往是补贴依赖程度更高。早在第一次惠民补贴政策期间就有家电企业因为骗补被查处,其中一家三线空调品牌惠民机销量之高令人咋舌。
“老实的企业吃亏,”新飞电器华东区销售总监赵海告诉记者,骗取惠民补贴成本不高,虽然也有风险,这要看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力度如何。规矩的企业,要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填写表格、核对信息,有不小的成本投入。此外,个别品牌能效等级不达标,依旧贴上一级、二级能效售卖给消费者。
业内人士爆料,按照个别企业提供的节能惠民补贴消费者信息打回访电话,会发现空号数量不少。江苏省某专业家电代理公司操盘多个品牌,其徐州区域负责人王经理向记者透露,公司财务部门严格要求区域经理杜绝弄虚作假,一是担心被查处降低公司信誉,二是怕影响日后公司上市。“竞争对手作假直接增加销售额,这种诱惑和压力并非每家公司都能承受。”
新科空调东北区域负责人李哲介绍,2012年6月以来市场上骗取补贴相对有所减缓,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加强查处,补贴金额偏低许多商家兴趣寡然,而消费者更加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尽管惠民补贴作假还谈不上劣币驱逐良币,但扰乱市场秩序和价格体系。在一组组高能效产品占比显著提升的数据中,有多少是达标的高能效,必须添加一个问号!
政策初衷是提升国内高能效家电产品占比,如今目标实现,市场应该通过企业自身实力比拼来实现优胜劣汰,故企业对补贴政策全面退出舞台持有淡然态度。何况,6月已经是空调和冰箱销售高峰,政策透支市场的负面影响被延期。后补贴时代家电领域走势下半年才会逐渐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