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皮革专业市场先后破土动工引发关注

2012年,皮革专业市场在全国遍地开花,十余家不同规模的专业市场开业或破土动工,其呈现的井喷的态势引起业界关注。

    “2012年的专业市场项目扎堆推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政府提倡的产业转型升级,很多区域希望以市兴业(专卖店),依托专业市场带动产业提升。其次,由于房地产投资的限制,特别是限购令的推出,开发商和投资者都在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开拓新领域,专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引起了开发商和投资者的兴趣。”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玉中认为专业市场的开发所呈现的井喷态势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

    专业市场的繁荣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的繁荣,然而,在专业市场的繁荣背后,我们更关心的是它的内生性动力和健康成长的空间。

    市场倒逼转型升级四个特点引发关注

    皮革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皮革专业市场也在经历同样的革新,转型升级成为各个专业市场的主旋律。扩张的扩张、新建搬迁的新建搬迁、升级改造的升级改造,好一番热闹的景象!

    在专业市场投资建设方面颇有建树的广州新濠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鞋材行业商会会长刘穗龙认为:“专业市场要配合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同步转型。准确而言,需要从粗放型的单一卖货转向精细化的全面服务。转型的难度并不大,但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准入机制要严谨;二是保证材料供应商的思想要同步;三是作为市场发展商,我们要平衡工厂与供应商的互动。”

    纵观全国的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呈现出四个特点和方向:

    一是专业市场由传统物业向商业物业转变,融合了更多的商业服务功能,在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上不断提升。刘穗龙认为:“专业市场作为产业的一分子,需要对产品的生产负责。举例来说,中高档皮革市场需要引入质量体系,对皮革产品进行按照产地、质量进行分类与指导,对皮的性能与产品类别进行指导。哪种皮革适合做哪类鞋,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参考。这些都是完善服务的方式。”

    二是专业市场由纯粹的实体经济向虚拟的“智慧型”经济转变,专业市场兼具电子商务平台功能、金融服务功能。

    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就是一个成功转型的典范,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国叶集团与圣地集团合力打造了狮岭国际皮革皮具交易中心和结算中心,为商户提供了更加务实的虚拟业务服务。电子交易中心主要以皮革皮具的原辅材料为交易对象,立足现货市场,通过搭建第三方交易平台、第三方结算支付平台、网上箱包城三大平台,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高效的交易环境。围绕交易、结算为核心,提供信息、质检、融资、物流等配套服务,以交易带动现货物流。而结算中心将保障狮岭皮革皮具电子商务平台顺利进行,从而推进狮岭电子交易中心的发展,使其进入一个高速运行的轨道。结算中心还可为政府提供详实的科学数据信息,推动狮岭皮革皮具产业服务水平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

    三是成品专业市场正由专业市场向专业商场转变,许多市场由集散地式升级为高档购物中心,有的甚至晋升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ShoppingMall”。

传统的缺乏规划、格子铺密集的“麻雀式”生存现状已然成为过去式,随着大规模投入的软硬件升级改造,皮革成品类的专业市场不约而同地向环境舒适、突出单品成列的“大商场化”衍变。
     当下,当你走进海宁中国皮革城、辛集皮革城、崇福皮草大世界等一些新建或改造升级后的专业市场,原来印象中的拥挤和零乱已被整洁、雅致和有序所取代。绿化成荫、水流潺潺的休闲区和现代休闲设施,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豪华的设施,使得专业市场晋升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ShoppingMall”。
 
    四是专业市场品牌效应日益凸现,皮革专业市场的连锁化经营取得重大突破。“品牌连锁在零售市场已经屡见不鲜,如王子鞋城、云柏鞋城等等,但是如何把产地型的大体量的专业市场进行连锁,这是一项重大的复杂工程。”中国皮革协会专业市场委员会(市场流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瑞华表示。
 
    2008年11月21日,江苏沭阳海宁皮革城开门营业,海宁皮革城打响了全国连锁扩张的第一炮,自此以后海宁皮革城加速了其在全国范围内“攻城略地”的步伐,“海宁皮革城”这个品牌也在东北、中部和西南部地区插上了“连锁”的大旗。2009年,佟二堡海宁皮革城一期市场启动建设,2012年9月22日,佟二堡海宁皮革城二期正式开业;2011年10月,河南新乡海宁皮革城开业运营;2012年9月28日,四川成都海宁皮革城开业。作为皮革行业唯一的一个上市的专业市场,海宁皮革城的品牌效应是毋庸置疑的,正是源自其品牌效应的吸引力(专卖店)和集聚性,其连锁化经营取得了巨大成功,更为皮革专业市场的连锁化经营探出了一种成功模式。
 
    专业市场问题集聚必须正视和警醒

    近几年来专业市场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固然有产业发展和消费市场需要的因素,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商业地产业热在其中的推波助澜。

    根据中国皮革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市场流通专业委员会)的调研统计,我国皮革专业市场已有超过百家(1500家),其范围覆盖了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部和西南部,尤其以华北、东北、江浙和广东区域最为密集。在皮革产业发达、专业市场起步较早的广东地区,有近20家(上百家)不同类型的专业市场,类型涵盖了皮革和毛皮市场、鞋靴类市场、箱包皮具类市场、五金材料类市场和综合类市场;在皮革产业发达的江浙地区,集聚着十几个皮革专业市场,很多市场的产品都十分类似;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也有十几家不同类型的皮革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集聚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专业市场本身发展规律所致,有些则是我国皮革产业的发展特点所造成的。

    一是专业市场商业规划不合理,无序发展,很多市场的兴建都是市场自发行为,政府缺乏引导。正因如此,有些市场兴建起来不到一年就关门了,比如青岛兴建的天沐城青岛皮草城、澄阳皮草城都陆续关门(改为:有些市场开业不久就举步维艰甚至关门歇业,如青岛崂山区的青岛皮草城,青岛市区天幕城内的温乐都皮革城和城阳区中心广场的皮草城)。
 
    二是电子商务的应用相对还比较欠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传统业态与新型业态互动的市场体系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现阶段来看,皮革专业市场在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专业市场的试点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已经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但成熟运作的范例较少。
造成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产业的整体信息化程度不高;商户素质较低(建议删除此句)、经营理念保守,担心与实体店冲突;皮革产品本身的特性限制,例如裘皮和皮衣产品的价格昂贵、网络销售风险大等等。
     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成功范例有很多。比如嘉兴依托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建立了“金蚕网”,采用会员制形式进行网上交易,网上交易额已达162亿元,占市场成交额的90%;余姚依托余姚中国塑料城建立了“中塑在线”,目前已有注册用户近3万家,长期上网发布信息的企业7000多家,首页日均访问量万余人次,成为国内最大和最具权威的塑料专业网站;绍兴的“全球纺织网”也是依托中国轻纺城发达的现货市场建立网站,为市场经营者在网站上提供网上商铺,通过网上商铺发布信息、展示商品、洽谈商务,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无缝结合。然而,每个产业都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它模式复制过来也未必能够成功。皮革产业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
 
    三是专业市场的定位缺少个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市场不多。海宁中国皮革城的董事长任有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点谈了这个问题,他表示:“目前,我国的皮革市场确实有过剩的问题,但过剩的是不伦不类的市场,品味很低的市场,还有半死不活市场,规范和有序的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业界还是不足。那些低档的市场销售的产品质量没保证,品牌无从谈起,更没信誉可言。现在冒牌海宁皮革城的市场有51个,连市场名称都要冒牌,可想而知,其品质和服务完全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确实是过剩的,因为这些低档的市场太多了。做专业市场一定要考虑核心竞争力,就是以什么作为立足点,是品牌、时尚还是服务。比如你要在一个地级市或是省做成最好的市场,让消费者信任你,让消费者想来,否则消费者上一次当,再也不会来。”
 
    未来“红海”之战协力作为才是正题

    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业协会和专业市场三者的共同努力。“为推动专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应承担商业规划、监督管理之责;协会应承担行业指导、宣传推广之责;专业市场应承担自主经营、不断创新之责。”中国皮革协会市场流通(加“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瑞华表示。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办市场、盲目扩大市场规模的现象,导致了有场无市、大场小市的空壳、半空壳市场形成,浪费了财力物力,尤其是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有些市场通过降低税费和产品质量要求的办法吸引经营者入场,引起市场之间恶性竞争、采用不公平手段争夺客源等问题。
 
    专业市场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地产,因为从过程来看,住宅地产销售后就进入了终端,而商业地产的销售只是经营的开始,此后的招商开业和经营管理才是工作的重头。以短期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地产项目往往后期在管理上投入会比较小,加上‘养商’的时间会比较长,在项目经营方面可能就会出现乱招商、乱经营的现象,这也是很多皮革专业市场快速倒闭的原因之一。
 
    在对市场的规划、监督管理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对于新建、扩建大型专业市场,应该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有效监督。

    行业协会在引导专业市场发展方面也需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中国皮革协会对皮革专业市场的鱼龙混杂、无序发展的局面备感担忧,采取了标准规范、等级认定等一系列有效
的举措,尝试引导专业市场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