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驾考通过率低”无需纠结

按照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交规要求,驾驶证考试全部按照新的考试内容和标准进行考试。8日,媒体纷纷报道,驾照考试新规实施后,各地驾考通过率大幅降低。有的地方,竟然连续几天出现科目三“零通过”的情况。
 
    “通过率创新低”等标题,显然传递了公众群体的一种担忧:一想到自己的“汽车梦”,或将折戟于“考照”的一路艰辛,难免心有不甘、愠怒乃生。只是,此般心态下,“驾考新规”的严厉与高难度,多多少少被放大了。
 
    从统计学角度说,足够的样本量,才能归纳出公允结论。单选取几日的“通过率”说事,说服力实在有限。考量现实,也可发现1月以来的“拿照难”,其实有很多具体和偶然的原因。一方面,此轮考照学员,多是去年底“冲刺失败”者,自身“考力”有限,且应试知识、技术源于“旧规”;另一方面,由于“新规”实行不久,包括驾校在内的一整套助考链条,尚未及时反应过来。学员得不到专业辅导,自然极易失败。
 
    倘若假以时日,驾考“通过率”即便不复当年之数,想必也不至太过惨淡。经过一段适应期,无论学员、驾校,都会完成新一轮的应试经验积累,彼时“拿照”将回归常态、不再遥不可及。当然,对未来心怀乐观的同时,也该有另一层面的稳定预期:“驾考通过率”肯定会适当回调。当国内汽车保有量激增,当道路细密化、拥堵化加剧,对驾车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轻轻松松“混驾照”的时代的确是远去了。
 
    现阶段的超低“通过率”,不该也不会持续太久。但是,“考照难”本身,并不成其为一个问题。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更少的“马路杀手”,多了一份的交通安全,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与之相较,真正的问题是,新交规指导下的新驾考,能否尽可能驱逐暗箱操作、私相授受一类的灰色交易,从而确保这份严厉能适用所有人。毕竟,面对驾考,公众最大的担忧还在于:不患“难”而患不公。
 
    “新驾考”是否太严,这份严厉又是否必要,还需时间作答。当然,有权给出答案的,绝不仅是考照学员,还包括持照司机、无车一族等社会成员。终究,一项牵涉甚广的事情,不该只听从“直接利害方”或真诚或夸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