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草销售火热 员工旺季月薪可过万元
8日,正逢周六,在中街某商场的皮草专柜,两名中年女性正在试穿貂毛大衣,两人正在为挑选长款还是短款而犹疑不决,两者的价格相差4000元。
专柜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貂毛大衣贵了20%多,现在一万八一件的貂皮在去年也就一万五。”
专业人士介绍,貂皮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种,两者价格相差一倍左右。进口貂皮主要来自丹麦、挪威和北美。与国内皮草市场不同,国外的优质皮草只有通过拍卖行才能购得,每次拍卖行的成交结果都会在互联网上公布,它也决定着世界上各种皮草的价格走势。
全球最大的毛皮拍卖行丹麦哥本哈根皮草拍卖行相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中国占到了哥本哈根皮草销售额的近70%。今年,我们的貂皮销售总量仍然维持在2000万张,拍卖价格也达到了历史新高,相比5年前将近翻番。”
国产貂皮主要产自山东和大连等地。据介绍,貂皮价格连年上涨激发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很多养殖户都想扩大养殖规模,造成种貂存栏量增加,出皮量减少推高价格。去年每张国产雌貂貂皮价格为210元,雄貂330元,今年最高时曾创下260元、400元的价位。
尽管今年皮草价格快速攀升,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2013年或是皮草行情的拐点,价格要进入下行通道。中街某皮草卖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价格波动是可能的,但从整体来看,上涨趋势不可逆转,只是上涨的幅度可能不会这么大。”
虽然皮草价格一路走高,但市场销量却每况愈下,专柜销售人员张女士对此深有感触。据她介绍,以往进入11月份以后的销售旺季,她们的销售专柜日均售出20余件皮草服装,日销售额20余万。今年的销量正好减半,每天仅能售出10余件。
张女士认为销量缩减的主要原因还是价格。“当下皮草的消费人群已由富裕人群转向工薪阶层,所以对价格比较敏感,与环保和动物保护意识提高没有太大关联。”
据了解,皮草销售人员的工资与销售量挂钩。沈城皮草行业的一般标准是,每件皮草提成20元-30元,也就是说,某皮草行5名员工每天售出20件皮草,按提成20元计算,每人当日可提成400元。“每年11月到第二年2月销售旺季时候的月薪确实能够过万,会让人羡慕,但剩下8个月的淡季日子并不那么好过。”张女士笑着说。沈阳晚报主任记者高薇
近日,沈城持续低温,低于-20℃的温度使皮草市场迎来销售旺季。12月8日,沈阳晚报记者走访中街、太原街附近几大皮草行了解到,受原料价格上涨和用工成本增加的影响,今年皮草零售价格平均上调20%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皮草销量相比往年下降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