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仍是地产调整期

适度限制供应消化存量

  清远楼市主要问题是楼盘放量过大,目前存量可以消化两三年,这还不包括待建的,待建项目开发量更是惊人,都在观望。这两三年内,维港半岛卖得好,大家也可以做,两三年以后,这批刚需枯竭掉了,我们该怎么办?

  对此,赵千河建议,一是政府对闲置土地不要收闲置费。政府的报建要根据市场放量需求来。二是清远做房地产开发必须两条线走,刚需和走出清远做休闲度假。

  就清远市场而言,限制市场供应量,尽量消化现有的,除了各个镇外,还要开拓广州等外地渠道。

  未来如何发展,赵千河认为,房地产过度投机是需要打压的,要把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来。开发商错误以为中国有那么多人,那么多投资需求,土地稀缺。他告诫,不要过度乐观看待这个问题,当时日本房地产泡沫,虚高到可以买下美国。目前的情况有点相似大家也这么认为。开始只是还没抛售,是大家都能撑得住,暗亏就算了,20年中房价一直逐渐下跌。

  另外,中国未来城市化远远不够,目前才40%,国际是80%。所以,地产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地产投资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中央只希望它健康发展,中国政府习惯用双轨制,即刚需有贷款优惠,如85折等,投资的那就用限贷限购或房产税来制约。

  产业发展给地产注入新血液

  “粗犷性的黄金10年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十年里,建房子都可以卖,不用考虑需求。原因是投资渠道少,房地产投资被过度解读了。”

  赵千河认为,未来的20年还是地产的调整发展时代,只是开发模式不一样。其原因在于人的需求在娱乐、休闲等更多方面,所以地产和产业结合的会更多,例如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工业地产等。这也意味着地产与产业之间要有更多的嫁接,只有嫁接才体现更多附加值。以后市场更关注这些房子能给人带来什么?而不仅仅是房子。

  最初,房地产最基本的功能是住。事实上,房子真正有价值在于用这个空间来做什么,譬如旅游、度假、养生。其实,在国外旅游度假和养老地产需求很大。只是,在中国发展很滞后,但赵千河相信这是趋势,现在很多乡镇已经空心化了,像阳山、英德等都有地产发展,很多乡里的人都搬到县城居住。

  清远商业地产有泡沫成功与否要看经营水平

  商业地产在美国归属金融业,地产归属建造业。既然是金融,就具备金融的特征,依托它可发行各种金融产品。住宅开发完就完了,商业不一样,需要培育经营达到固定资产增值及租赁产生更多现金流。但是中国商业地产开发金融环境不成熟,大多数地产公司不得不卖掉令资金回笼,卖掉后业主分散以后经营管理就十分困难。

  为何许多开发商转入商业地产,是因为房地产限购使企业寻找利润增长点。万达、宝龙一直在做购物中心MALL。连万科号称只做住宅的企业也在涉足商业地产。

 

  赵千河认为,清远的商业地产有泡沫而且这个泡沫很大。卧龙广场,翔隆广场,樵顺广场,城市花园的新城广场,时代广场,胜利置业广场。一个MALL需要至少20万人口以上消费来支撑,目前清远的人口远远无法支撑这么多MALL。这些MALL在竞争中有一部分会被淘汰出局,这就要看各自的运营水平了。

  商业地产泡沫自2004年已经开始显现并产生社会稳定问题,为了节约社会资源,国家商务部规定建造4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就要公开听证,但实际是没有执行。

  以成都与长沙为例,目前同时建设的有30个MALL,未来内需不会发展那么快,确实会造成很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