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写字楼需求分析 金融业服务外包潜力大
在此背景下,商务部于2006年推出了“千百十工程”,并和信息产业部共同认定了2批共11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第一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包括上海、西安、大连、深圳和成都,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武汉、济南。
目前,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纷纷出台了支持服务外包的各项政策,上海也出台了支持服务外包的24条政策,先后设立了5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浦东新区、卢湾区、长宁区、漕河泾开发区和闸北区)。那么,政策出台一年来,上海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究竟有何变化?未来在产业化发展方面有何新动向呢?日前,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服务外包专业委员会对上海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企业真实的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
从BPO起步
中国由于基础设施良好,人工费低廉,国内市场庞大,吸引了世界制造业的转移,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业务流程外包(BPO)中的一部分(即所谓的“蓝领外包”)。紧跟着制造工厂的转移,跨国公司业务流程开始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带动了物流和营销;之后业务流程再向上游延伸,即设计、研发和采购部门向中国转移(即所谓的“白领外包”),从而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而管理机构则从办事处变为有限公司,最后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总部。在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了中国服务业和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
对此可加以印证的是美国GE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轨迹。GE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销售工业、运输、医疗等设备开始,在中国设厂,接着将物流管理公司、亚太客户创意中心和在线服务中心引入上海,之后在上海设立GE中国研发中心,此为GE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为GE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提供工程、采购和研发服务。在此过程中,美国GE公司还将设备维护、设备租赁引入中国,最后在上海的GE中国成为领导国内几十家企业的地区总部。
上海和中国其他城市承接世界服务业转移的规律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上海由于商务成本较高,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正远离上海,而产业链高端的研发设计等则向上海集中。如美国英特尔公司投资25亿美元在大连建设半导体芯片生产工厂,而英特尔的东北亚研发中心,则从韩国迁往上海;GE在上海是抓两头(研发和营销),放中间(制造工厂)。
主要优势
上海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更重要的优势,是上海的人才综合素质比较高。
在某种意义上说,上海的劳动力成本高还有积极的一面,即能吸引人才。据媒体调查,上海是仅次于北京的全国第二大吸引人才的城市。此外,上海有33所本科院校、14所大专院校。据专家分析,上海的劳动力价格与华东其他城市相比要高2-3倍,但是,上海的劳动力创造的财富是其他城市的8-9倍,这就是上海发展服务外包的主要优势。
产业总规模
上海从事离岸服务外包的企业估计为1000家左右,其中物流类(包括货运代理和远程配送中心)约为500家,研发设计类约为230家;软件业约100家;数字化内容制作(包括游戏、动漫、影视制作等)约为100家;其余如金融后台、呼叫中心和财务审计等100家。如果以每家企业100人计算,上海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就业人数约为10万人。
上海离岸服务外包2006年总收入估计约为21亿美元,其中物流和信息服务占90%以上。
产业主要特点
去年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信息服务外包,长期增长最稳定的行业是物流外包,国内最具优势的行业为数字化内容制作(包括游戏、动漫、影视特技制作、数字音乐等),最值得关注的行业为研发服务,而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则为金融服务外包。
日前举行的上海国际金融服务外包研讨会显示,预计到2010年,中国在岸金融业务流程外包市场规模将高达500亿元,离岸金融业务流程外包也将超过50亿美元。金融业务流程外包主要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发卡与收单服务、数据处理与灾难备份、呼叫服务等管理服务。
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具有战略优势。截至2006年底,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总数已经达到689家,仅陆家嘴金融中心就聚集了400多家。
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入住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像平安保险、交通银行、中国银联、中国银行都已经尝到了外包的甜头。目前虽然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数量很少,但只要条件适应,发展潜力无可置疑。
商机无处不在
事实上,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覆盖范围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比如,美国的会计师工资为200美元/小时,其中有很多是繁琐的记账、开票等工作,他们希望将簿记材料以15美元的代价快递到中国,请中国财会人员帮助处理,材料处理完了,再用15美元快递回去。
外包无处不在,每个企业都能成为服务外包企业。一方面企业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银行业务流程外包,实际上增加了独立第三方的监督,使银行流程的风险管理更完善。以前,银行很多案件发生是由于员工利用了操作流程上的薄弱环节(如对账环节),而对账外包后已基本杜绝这一现象。
另一方面,企业核心业务具有优势的话,可以成为接包企业,扩大企业的营业收入。如上海一些生化制品企业,如果研发力量强,可以承接生化研发服务外包。
据估计,中国研发科学家的薪水只有北美同行的1/5甚至1/10,国外选择生物研发的城市不是北京就是上海,因为这里人才聚集,服务更可靠。
金融服务离岸外包
金融业是上海“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行业。2006年底,中国金融市场全面放开,本土金融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突出核心竞争力,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领域中,银行业将目光转向了业务外包,希望通过内部资源的重新整合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是外包的优势所在。
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通过“内包“(Insourcing),即金融机构的后台部门主动向外招揽业务,以达到更有效率的作业量,如对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资产进行托管和估值,以及呼叫中心服务、对保险公司的索赔支付等。目前,招商银行正利用其技术优势,开展此项业务。
证券行业需求的增加,为上海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增加了新的市场空间。上海的基金公司数量从2001年的4家发展到目前的26家,是国内拥有基金公司最多的城市。其中有一大半是成立不到三年的新公司,一家新基金公司成立时员工为40人左右,其中后台人员将近1/3,后台系统建设成本占新公司筹备成本比例相当大。
目前,基金公司的后台系统主要包括IT硬件、应用软件、TA系统、FA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客服系统等等,整个后台建设费用仅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就需投入1000万-1500万元。每增加一只基金,就至少须增加一名基金会计,后台的开销确实占了较大比例,且现在大部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只有1亿元,总体上资产管理规模较小,生存压力相对较大。因此,该类企业希望通过外包一些后台业务来降低成本,从而为后台外包业务带来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在目前,国内还缺乏这样的平台,选择面很窄,比如在TA系统方面只有中登一家。
与此同时,国际机构也看好上海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发展。
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作为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以外资银行为出口主体,由于中资金融机构一般未在全球开展业务,尚未形成较大的出口。目前,在沪的花旗、汇丰和第一资讯等外资机构,自2002年成立以来,作为亚太区的金融服务后台,建立了成熟的离岸外包服务业务,内容涵盖贸易数据处理、信用卡数据处理、贷款数据处理、金融数据分析、呼叫中心等等。
据上海外管局统计,2005年上海金融服务出口仅为7000万美元,即使全部计算为金融离岸外包,要在5年里达到表中所预计的14-17.5亿美元的水平,就意味着5年要增长20倍,恐怕不太现实。若以35.6%的增长速度,到“十一五“期末达到3.14亿美元的水平,显得更为实际。
市场前景诱人日前,麦肯锡与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将中国打造成服务外包产业的全球巨人》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2005年,全��离岸(IT应用服务、业务流程外包、IT基础设施服务和设计研发服务)产值达400亿美元,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000亿美元。中国如果能把握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届时将分享56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超过目前全球市场规模的总量,但这取决于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是否在人才和技术上做好了准备。
美国GartnerGroup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中国服务外包业务将在2007-2010年跻身世界三强。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中国BPO外包市场增长率达35.1%,市场规模为93.7亿美元,预计到2009年将达417亿美元,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4.8%。
如果按照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正相关的理论,以上海服务贸易总额在2010年占全国20%的比例来推算,上海届时可获得的市场份额约为140亿美元。按上海目前离岸服务外包21亿美元为基数,年增速为35-40%,到2010年出口总额为60亿美元左右。
市场规模的预测牵涉到人才需求量、办公用房的数量和网络的容量,若按上述的产业规模,就需要培训服务外包人才20万,仅此一项就需投资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