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甲级写字楼持有者惜售 投资资本难得手

   持续增长的租金使得甲级写字楼物业持有者更愿意长期持有而不是出售。被动之下,投资资本很难找到购买对象。

  DTZ戴德梁行上海公司写字楼部董事卓奇乐表示,今年8月,位于陆家嘴的中融碧玉蓝天的整体成交打破了长期以来陆家嘴写字楼零成交的记录之后,与上一季度类似,投资资本很难在甲级写字楼市场找到物业。甲级写字楼物业持有者仍持惜售观望态度。同时他透露,目前有家世界500强的金融机构,在江苏路某新落成的写字楼租了1万平方米的办公室,同时拿到了该项目冠名权,这一交易在目前市场上已经属于相当大的单体交易。

  然而对于现在的海外基金、投行而言,不是怕甲级写字楼价格持续推高,而是担心没有项目在手。就拿大摩之前购买的东海广场为例,该项目将成为接下来浦西新增供应的主力。大摩把这幢楼买下来以后,会先把写字楼租满,租满以后会再考虑最佳的出手时机。这是因为,投行在国内的项目投资,跟在国外的做法有些不同。国外租金相对更加平稳,国内虽然租金收入稳定,但是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所以投行或基金会选择卖掉项目套现,然后再买别的。一旦下一个项目接不上,他们的投资就失败了。

  随着甲级写字楼租金不断上升,租户在写字楼租赁方面也出现了差异化选择。例如,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投资银行会扩张其办公区域。但选址有可能离开小陆家嘴,因为他们的主要客户并不是银行业,而且这些客户大量在浦西的写字楼办公。因此投行可能会选择浦西的标志性建筑以便有更好的形象来面对客户。所以他们需要写字楼面积大、位置好,同时付租金能力强,不介意价格上的微小差异,反而看中形象等外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