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尼诗打假风暴被指"乌龙" 部分商户与原告私下和解
在轩尼诗给本报发来回复,确认打假是“乌龙事件”之后,目前原告已撤诉,原定在今日的庭审也已取消。
轩尼诗确认没有打假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位自称为轩尼诗代理律师的姜律师在广州花都区进行了调查取证后,拟对600余户商家进行起诉。此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商户强烈不满,认为该代理律师是“钓鱼执法”。昨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商户代理人何小康处获悉,他在8月22日突然接到法院通知,称原告方已撤诉,原定于24日的庭审也因此取消。
在此之前,羊城晚报记者还收到了一份轩尼诗的声明,表示该公司也是透过其分销公司酩悦轩尼诗帝亚吉欧获悉一些关于侵犯其知识产权的新闻报道,且“近日报道所指有关法国轩尼诗采取的行动,本公司并没有发出任何特定的指示进行相关行动,该行动亦违背轩尼诗维护知识产权的高度专业水准及程序,故报道中关于轩尼诗的陈述未经核实,不可用作依据。”
昨日,记者再次向轩尼诗公司发邮件,想了解其是否会对此事件追究法律责任,以及将对广州市场会采取何种行动,但截至发稿时为止还未收到回复。
有部分商户与原告私下和解
羊城晚报记者获悉,虽然此次打假事件虽确认为“假打”,但已有5家商户与原告私下和解。
“我看到有一家商户给了1万元和解费,其中包括2000元律师费。”何小康向记者说,但他同时否认商户和解是因为存在售假行为。“销售假酒是需要多方认证的,简单公证一下就说是假酒,连销售的轩尼诗公司都不知道此事,这个程序不合理也不合法。如果真是打假,为什么不通知工商、协会等官方机构?”何小康认为,有商户愿意和解是因为“小老百姓怕惹官司,和解的钱也不多”。
据了解,目前存在争议的主要集中在英文标签的洋酒。除了仿制假酒之外,非官方进口的洋酒从两大渠道流入国内:一是导游在带团时通过团友带进来的,另外一个是海关罚没后进行拍卖的。“这种洋酒在拍卖后都附有罚没单,但是单支零售时不可能每卖一支就给一张罚没单。”何小康说。
一位红酒经销商则认为,如果此事的确是“乌龙事件”,一个律师凭一己之力就能成功起诉600商家,说明轩尼诗市场和渠道非常混乱。本报记者将进一步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