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强北商圈市级商业中心地位不可撼动

    “随着城市经济格局发展的变化,市级商业中心将重新确定。目前的华强北零售商业萎缩,近年更成为山寨、水货的代言,华强北还能否成为市级商业中心?”刘鲁鱼尖锐地提出了这一质疑,华强北的未来也成为最新一版商业规划的争议。

    事实上,关于华强北的转型升级,在深圳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对此,深圳市人大代表及有关专家曾经有过专门的探讨。

    产业转型之争:

    将电子批发市场迁出华强北?

    刘鲁鱼近期曾多次对外发表对华强北未来的看法:华强北有一个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极为罕见的特点,就是批发与零售并存。这种特殊业态形成的原因就在于华强北是由工厂改造而来,但同时又地处深圳市商业中心。在城市发展初期,这种矛盾并不突出,但随着中心商业区地价的不断上涨,交通的日渐繁忙,华强北已不再适合作为电子批发市场,零售与批发的矛盾成为华强北升级转型的核心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华强北经营的传统电子元器件批发零售门槛低,导致经营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这类产业应该迁出华强北,否则其无法承受中心商业区的成本。同时,结合华强北作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特点,应当继续将其打造为全国第一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集散地。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单纯依赖柜台市场,转向体验式消费的高端业态,引进国际品牌旗舰店,打造国际化信息化的电子产品交易中心。借助华强北与世界电子消费前沿紧密相连的优势,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深圳“城市橱窗”。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作为“中国电子第一街”,不能放弃面对生产厂商的电子元器件,这是华强北的立足根本,可以根据目前线上发展热潮,将华强北品牌、华强北这条街的实体优势和虚拟市场结合起来。

    定位之争:

    要做综合体消费型商业中心

    “华强北今天的阵痛就是因为业态不丰富,太强调电子一条街的定位。”华强北商会会长黄建跃直言,这个“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头衔也在倒逼华强北,他认为华强北应该做大型商业航空母舰,不能只卖电子、百货,应该参考美国综合体的模式。

    华强电子世界董事长赵骏也在商会中坦言,要重新看待华强北的商业定位。他提出,华强北元器件的规模太大,这一定位是有问题的。他认为从地铁等各方面人流来看,华强北应该是一个消费型的商业群。类似元器件等生产资料型的,从长期看并不适合,从生产成本各方面考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迁到别的地方。

    赵骏还表示,华强北以北的片区是以百货为主,但在业态上存在同质化的问题,没有细分市场,需要整合。

    地位之争:

    市级商业中心地位不可撼动

    得知新版商业网点规划对华强北市级商业中心定位的争议,华强北的大小商户、协会都异口同声,认为华强北地位不可撼动。

    “华强北地理位置决定未来5至10年,都是不可替代的。”黄建跃认为,就算面临阵痛带来的升级改造中会出现不可测的种种,但华强北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人民南。“就像当年大家质疑东门一样,但它到现在依旧是市级商业圈”。

    赵骏也认为,在华强北有五条地铁线交会,从这一点看,华强北将来一定还是深圳市的商业中心,华强北这个位置在全国商业位置上很难找出第二个。明通总经理林建利更提出,即使未来30年,华强北的地位也不会被取代。

    不过,大家也都不约而同地谈到华强北升级改造亟须有前瞻的规划,在政府统一规划下进行整合拆迁,包括容积率、规划定位都应考虑。

    政府:

    转型升级前提

    保证持续稳定

    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仁根表示最近也收到了一些商户的反应,“目前华强北共有43个大卖场,从周边商户得到的信息显示,受影响的主要是做山寨手机的卖场。政府加大了三打两建的力度,山寨等冒牌产品便难以生存,而电子元器件受三打两建的影响并不大。”

    一直作为华强北片区政府声音的华强北管委会由于去年底被撤并,新成立的福田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由于刚接手工作,目前并未进行深入了解,但近期媒体的报道已引起了市政府的关注。该负责人透露,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将于近期开展调研,相关调研会将在近期举行。

    而刘仁根也表示,华强北转型升级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整体方向是向更高品位、高级别的电子市场发展。但转型升级并不意味着一步到位,前提是要保证华强北的持续稳定,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华强北商圈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地位在深圳乃至全国都难以动摇,商户撑起了华强北,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目前转型升级主要还是靠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