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资公司呼之欲出 三菱在华最后一搏
自广汽集团换股吸收合并广汽长丰后,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的合资公司就一直处于紧密筹备阶段。
日前,记者了解到,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合资公司筹备组已经初步完成了部级管理层的人事安排、首款国产车型的生产线测试改造以及首批经销商店的销售网络布局。知情人士透露称:“相关筹备工作已接近尾声,新的合资公司(广汽三菱)确定将在今年九月正式宣布成立。”
据悉,广汽三菱合资公司生产基地定于长沙,年产能将为25万辆至30万辆。合资公司发展规划目前已基本确定,广汽与三菱将在合资公司成立后继续以原长丰生产基地计划投产 “ASX劲炫”、“帕杰罗劲畅”、Colt,并计划在5年内年产能至少达到25万辆。
广汽三菱成立在即
今年7月4日,位于郑州市的河南天地纵横4S店宣布成功签约广汽三菱,使得这家隶属于河南骏驰集团并一直专项经营长丰帕杰罗的经销商店也成为了未来新合资公司的首批经销商4S店之一。
首批经销商网店的相继签约,预示着在新合资公司正式宣布成立之前,作为筹备工作之一的广汽三菱经销商网络布局已经先行展开。据悉,在正式的国产车型上市时,广汽三菱将要完成60家4S店的规划。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到,相关经销商的招募方式与三菱汽车在国内的现有经销商渠道不同,合资公司广汽三菱将单独建立相应的销售网络渠道。根据此前北京车展上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宣布的计划,广汽三菱的销售网络的组成将有三部分,一部分从原广汽长丰的网络里筛选,另一部分来自进口三菱的销售网络,同时新建一批4S店。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这些经销商主要是从此前广汽长丰的经销商中进行筛选和招募。”
对于上述消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也从广汽长丰的官方网站上得到证实,该网站正在发布相关的经销商招募信息,其招募书明确表示将为新的合资公司事业发展和销售服务网络布局服务。据记者了解,在全国范围内,广汽长丰经销商多达120余家,进口三菱则共有114家授权销售网点,其中一级经销商为80家4S店,分布于国内多个重要省市。目前广汽三菱已经在原广汽长丰的经销商内招募了数十家经销商4S店。
与经销商网络渠道同步的则是广汽三菱相关的人事安排。记者了解到,目前以付守杰为主的广汽三菱筹备组已经初步完成了合资公司部级的中层人事安排,其中方中层多数以广汽长丰的中高层为主。此次负责经销商渠道建设的正是原广汽长丰的销售副总经理黄雄智。
另外,在广汽三菱正式宣布成立前,首款国产车型的试制和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按照此前双方达成的协议,在广汽集团吸收合并换股广汽长丰后,双方将以广汽长丰的现有资产作为未来合资公司的生产资产进行投入。目前据记者了解到,广汽三菱正在进行国产车型的试制生产,其首款国产车型确定为在北京车展上展出的劲炫,而其生产线则为在原有的广汽长丰生产线上加以改造而成。
三菱期待重生
在相关筹备工作基本完成后,新的合资公司广汽三菱随即将正式露面。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9月广汽三菱合资公司的正式成立,三菱汽车或将在国内市场迎来新的局面。分析认为,与此前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不同,此次选择在国内对等股比重新合资,新的广汽三菱可以说是三菱汽车在中国有史以来最为纯粹和拥有独立性最强的合资公司,这也被视为三菱汽车欲在中国市场改变原有战略以力求期待重生的开始。
事实上,在原有的战略上,不管是三菱汽车参与的北汽戴姆勒合资项目,还是此后与福汽的相关的东南汽车及原有的长丰汽车,三菱汽车的既定战略均被指相对保守,特别是对中国市场采取的合资立场及产品技术的输出战略,都使得三菱汽车在过去的发展阶段因话语权不足而丧失了多次机会。站在历史的角度,从三菱汽车原有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来看,可以说现在的三菱汽车则显得相对积极大胆。
“但是,能否获得重生,三菱汽车还将面临相关的考验。”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广汽三菱的成立,三菱汽车能否及时有效地拿出最有力的竞争产品在中国市场打开不利局面成为关键。
此外,与此前在国内的格局相同,三菱汽车也仍在中国市场面临两个合资伙伴的局面,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分配好相关车型的投产,对任何一方而言也都是十分敏感。
在此前北京车展上,三菱汽车社长益子修曾表示:“中国市场越来越成为三菱汽车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三菱希望通过向社会及消费者提供迎合其需求的汽车产品,实现2015年在中国市场销售30万辆的销售目标。”
但在目前三菱汽车渠道网络建设不足,本地化生产更为不够的态势下,三菱汽车要完成上述目标并非易事。因此对三菱汽车来说,更需要强化在中国市场整车生产体制。按照此前广汽与三菱公布的消息,未来广汽三菱将主要生产SUV等战略车型,而其在国内的另一个合资伙伴东南汽车,则以生产三菱品牌的轿车和MPV车型为主。两个不同布局和安排也更需要三菱汽车全力布局和平衡好两家合资伙伴:一方面需要大力维护好对等股比合资伙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依旧不能忽视对东南汽车的依赖。
与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一样,三菱汽车能否在国内市场获得重生,恐怕这已经是三菱汽车的最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