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俗花样多 健康竹筒粽获市场赞誉

  端午节是中国民俗节日里保存最好的之一,这中间粽子等传统节令美食的存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端午节和着粽叶的清香伴着屈原的故事,流传到了今天。

    然而,作为对美食有着巨大热情的中国人来说,光吃粽子未免也太单调了。和吃粽子一样,全国各地有许多端午食俗,近年这些食俗也正在不断被发掘出来并发扬光大。

    首先还得说粽子,不过历史上的粽子可不是生来就是这样的,要说历史,粽子的历史也已经顶得上十部美国史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粽子是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也出现了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而成的"粽子",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礼品

    综上所述,粽子从来不是一种形态单一的食品,而是有着多种食材,多种工艺,深远历史的传统美食。其中不管是竹筒棕、菰叶棕还是今天的箬叶棕,都是中国人充分利用自然为人所用的创举。尤其值得一说的是竹筒粽,因为其环保、风味独特、外观漂亮,已经被很多对传统有深入理解的商家开发出来了。位于浙江千岛湖的野娇娇在吸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千岛湖的优秀食材,开发出了全新竹筒粽,刚一上市就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除了粽子之外,全国各地还广泛传衍着许多端午食俗。

    黄鳝: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面扇子: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茶蛋: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以上只是举了几个端午传统食品的例子,从中不难看到端午食俗的共通之处:绿色传统材料及工艺,具有避晦杀菌等特殊功用,具有强烈民俗传统印记。而这些正是现代人对食品的深层次要求——兼具绿色、健康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