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服装业十一五回顾:充分利用中部优势

    过去的五年,安徽省服装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以市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培育本土品牌、以本土品牌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服饰文化构建的安徽模式。安徽省服装行业飞速的发展,令人欣喜但也让人更有紧迫感。在安徽省服装商会秘书长叶梁看来,与国内发达省市的服装产业相比,安徽省仍存需进一步整合发展,“十二五”期间,安徽服装产业的机会在于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中部优势。

    充分利用安徽的中部优势

    五年发展成效显著,资源仍需整合

    回顾“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服装产业走过的道路,叶梁表示,五年的发展使安徽缩小了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尤其是在专业集群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2004年安徽全省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纺织服装市场,也没有一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市场集群,到2010年安徽省服装市场经营面积已达200万平方米,可以说安徽省服装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特色。

    据介绍,到2009年安徽服装总量占全国1.62%,全国排名第12位;服装产量增幅26.7%,全国排名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幅56.2%,排名全国第二位。在集群建设方面,截止到2010年,安徽省已经拥有中国服装出口制造名镇——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中国新型纺织服装基地——安庆市望江县,中国手工家纺名城——岳西县三处国家级服装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服装行业以市场建设带动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发展培育本土的服装品牌,以品牌的培养构建服装文化,逐步形成了专业市场看“安徽服饰第一街”、产业集群看“安徽服装第一镇”、自主品牌看“依立腾”的全省服装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安徽全省服装类消费约450亿元,占全国服装市场约5%的份额。在全省服装品牌中,出现了以依立腾为代表的13个安徽省著名商标和安徽知名品牌,可以说服装文化也成了安徽省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市场建设方面,合肥市新站区站前路“安徽服饰第一街”的市场面积已达65万平方米,2010年就有近100亿的交易额。如今,“安徽服饰第一街”已成为安徽最大的市场群,同时也成为全国最有活力的市场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