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售书冲击实体店 超五成民营书店倒闭
3年亏损7800万元
2006年7月15日,第三极书局在位于北四环繁华地段的中关村第三极大厦内正式营业。当时的第三极书局雄心勃勃,打出的标语是“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现身京城”。书店营业厅面积近2万平方米,店内有30万种图书和10万种音像制品。
“第三极”正式营业的第一个月,推出了8.5折的优惠酬宾活动。毗邻第三极大厦的中关村图书大厦在同一天以全场7.5折的价格“应战”。并将这一折扣持续了将近3个月。第三极只得从第二个月起实行8折,并于9月将折扣降为7折,一直持续到10月20日。
去年,第三极书局为了降低房租而毅然决然地决定搬迁。当年10月,第三极书局搬迁至昊海楼地下一层,在原来的国林风书店重新开业,店名改为第三极书局国林风书店。
本月20日,第三极书局正式关张。这3年第三极书局交出的答案仅仅是——书局存货总码洋147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02万元、货币资金30万元,主要负债供货商应付账款约2000万元、储值卡约400万元、中关村文化应付款500万元,净资产负1800万元,总亏损约7800万元。而从书局存货总码洋仅1477万元可以看出,第三极书局陷入经营困境的时间已经很久。第三极书局的倒下,让更多民营书商心惊胆颤,民营书商究竟陷入了怎样的困境?
“出力不挣钱”的市场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甜水园北里附近的图书批发市场。一本本崭新的图书在这里只用8折的价格就能买到。而处在图书批发市场核心地段的一家门店里,记者见到了书商郑大姐——略有疲惫的面容、专注毫不懈怠的眼神。在这小小的30平方米门店中,伴随着“人与书”的日子,她已经度过了10年。“整个市场,像我们一样经营图书销售的书店有200多家,只有70%的人坚持下来。”回忆起早期图书批发市场的繁荣景象,她难掩心中的一丝兴奋,嘴角露出微微的笑容,“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挣钱很轻松”。10年前,郑大姐销售的图书虽然只有1000多种,但代理了30多家出版社的图书。“尽管图书种类少,但却很好卖。过去图书品质好,内容也受欢迎,客户买了从不退货。”短短的几个断句,郑大姐勾画了当年图书销售的情景,在当年,郑大姐最多卖出的图书是吴小莉的自传,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就卖出了近6万本。而现在郑大姐一月能卖出去的图书撑死了只有1万本。
如今,郑大姐依旧经营着这家30平方米的小店,代理的图书增加到了1万种,涵盖了近300家出版社、图书公司的图书,干活的伙计也增加到了7个,但是郑大姐赚到的钱却在一个月一个月地减少。“以前出一本书的周期要两三个月,现在出版周期是一个月。图书品种虽然多了,可是卖不出去了。雷同跟风的太多,书的品质也在下降,以前一种书可以卖到几千、几万本,现在一种图书也就能卖四五百本,甚至有的书只能卖出几册。几种图书的销售量相加也难有以前一种图书的销量。”在跟随郑大姐的一天生活中记者发现,除了日常销售图书外,她和伙计们每天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进货、退货、货换货。此外,郑大姐还要为每年40万元的房租加水电费,以及8万元左右的人工工资不停地发愁。
“别看我经营规模壮大了,但赚的却更少了。”郑大姐说道,“现在没人愿意再到书店来买书了,书的质量不断下降,我们只有薄利多销,多代理几家出版社的图书。就这样一个月卖出5000本书就不错了”!
“我们现在挣的钱,才真的是辛苦钱,现在不知道比以前忙多少倍,收入却没以前挣得多。”郑大姐无奈地说。
民营图书销售陷入低温期
“如今民营图书销售市场像是今年北京的冬天一样。”北三环附近一家民营书店的李棚昆感慨而发。他从事这一行当已经超过10年,在圈内算是老资历了。回顾过去,他不无悲伤:“这10年下来销量是一年比一年低。以前最开始我是做图书批发的,整个图书市场都是人。整天干这干那的,日子很充实,一天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可是现在,李棚昆坐在书店中,喝着不知沏了多少遍的茶水,望着冷清清的书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棚昆的这家书店不足100平方米,有两三万种图书,六七个伙计时而打包、时而搬运、时而又在无所事事地发呆。“现在从事这一行的都是在吃老本,靠以前挣的钱撑着。”李棚昆貌似自嘲地说道。他没有透露现在一年能挣多少利润,不过他肯定地说:“现在的收入只有10年前的1/10。”地处在黄金位置,加上房租,所有的开销成本占了利润近七成的李棚昆,望着门外的大雪,心里一直默默念叨着瑞雪兆丰年,可是他的脸上却怎么也显现不出笑容。
“现在的人,不是不读书,而是读书不买书。”这是李棚昆对当下图书销售行业持续低迷的观察。
忙的郑大姐,不忙的李棚昆。不同的性别、年龄、工作状态、经营状况,却有着统一的命运,他们和书打交道,靠卖书为生,又同时见证了民营图书销售渠道的衰落。
如果说杂项开支的增加以及图书整体质量下降是导致目前郑大姐“出力不挣钱”的原因,那么也许更深层的原因是网络销售的兴起,甚至是崛起。
民营书店面前的网络大山
当当网的许琳不久前曾告诉记者,2009年当当的全国图书销售超过了20亿码洋,增长达到150%。而此前,当当网联合总裁之一李国庆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当当网目前年销售额达到22亿-24亿元,占据整个中国图书销售市场10%-15%的份额。
面对来势汹汹的其他图书销售渠道,郑大姐操着河南话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的小年轻还有哪个愿意来实体店买书?老一点的人还就只认新华书店!”
郑大姐虽然没有直指网络,但也认为书店买书的人数下降,网络销售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她拿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以前她从出版社拿这本书要用该书6.5折价格,销售过程中她能以7.5折的价格批发出去。但现在往往6.8折,甚至更低的价格才能批发出去。在卓越网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上下)》售价定价47.2元的5折,即23.6元。甚至在该网站特价书中,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小波全集》仅需3.5折就可购得。郑大姐告诉记者,自己并不希望把价格放下去。价格每降低一点,她赚的就更少。但是面对网上图书销售进货的更低折扣,郑大姐能做的就只有妥协。
低价正是网络书店崛起的“杀手锏”。据记者了解,目前卓越、当当等网络书店占到了出版社及文化公司30%以上的发行量,仅磨铁图书策划《明朝那些事》在网上的销售就近百万本。法制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更是明确表示,目前网上书店销售量占到了该社1/3以上的份额。此外,记者从出版业界资深从业人员处获悉——卓越、当当的影响力已经具备了和出版社讨价还价相抗衡的“议价”能力,而这是民营实体店书商连想都未曾想过的事情。
除了可以获得较低的进价折扣,网络书店对读者的人性化服务更让传统出版分销商如履薄冰。在当当网可以按图书内容、作者、出版社检索,可以看到图书封面、图书版本介绍、读者评论、购买此书读者还购买过的产品,甚至处理器通过对购物者之前购买记录的分析,智能推荐相关读物。当当网更是推出了“在线读书”,实现免费阅读,销售火热的《明朝那些事》全套6部都可以在线阅读。
无怪乎李棚昆感叹,现在是读书不买书时代。他认为,“正是许多人都到网上、图书馆看书了,所以来我这买书的人越来越少”。
而五花八门的图书设计满足了差异化读者的需求,网络销售商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叶辛认为,虽然不能单一地将实体书店经营不好归罪于网络销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社会,网络对于传统出版销售流程的影响程度是不小的。关键是,这种影响的最终结果是导致实体书店的消亡还是有助于传统出版销售流程的改进,还值得进一步观察。
未来八成民营书店将会倒闭
“80%的民营书店将会倒闭。”不知什么时候这一论调已经开始在媒体间盛行起来,而相关专家认为,目前国内的各大城市中基本都有书城和图书大厦,民营企业如果再投资大型书城,其成本将会更高,完全没有优势可言。一位在上海经营了多年民营书店的老板坦言,上海的民营书店寿命似乎还很少有超��8年的,一般5年内就要倒闭。
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不断改革的中国出版业,面对风起云涌的出版市场变局,这些民营书店究竟该何去何从?
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民营全国性连锁书店——席殊书店遍布30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多座城市,然而现在其600余家加盟店或是倒闭,或是更换招牌;上海声名鹊起的明君书店有过22家直营店、10家加盟店、逾13万会员的繁盛时期,最终却拖欠职工7.3万元工资,而被法院强制关门;曾把分店开到王府井的“思考乐书局”,先后被牵连进7桩银行“讨债”案件,涉案本金超过5000万元,最终因财务问题被收购。这些“鲜活”的案例,再次让人相信,“加盟连锁”模式对于书店而言,几乎是一个不祥的谶语。
窗边舒服的大沙发、别致的桌椅、大院子,以及张广天、严歌苓、查建英等文化名人的沙龙,构成了一家幽静的小店。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这家书店是许知远、苏丝黄、杨文轩等十几位各有专长的股东创办,把单向街书店办成了“专业传媒书店和高水准文化沙龙的结合体”。3个分店的书量之和不过3万本,却都是精心挑选的文化图书。即便是如此美好的购书环境,开张至今股东对“单向街”的投入已逾100万元,但现在依旧月亏损4000元,好在各位股东分摊,尚能承受。其经理王燕安也坦率地承认,目前股东正在利用人脉积极谈判,试图抵制房租的过快上涨。
风入松书店刚上任不久的办公室主任刘爽也说道:“风入松目前是遇到了一点困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两个多月前就有传言说我们倒了,但我们还没倒。”
刘爽认为,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对分销商缩短账期的要求是风入松一类社科人文书店经营困难的原因之一。供应商要求账期从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3-6个月,而风入松等经营的大多是人文社科类图书,而非畅销书和教辅书,资金周转期本来就长。回款周期一下子缩短了,压力顿显。加上“风入松要倒了”的传言一直未停,不少出版社也因此加紧催款,并控制发货,这更加大了风入松的困难。
有人认为,房租上涨带给书店的困境远比账期问题严重。众所周知,图书零售利润太薄,房租等销售成本的增加,会给不少没有政策扶持的中小书店带来极大的压力。租金压力曾使“季风”旗舰店难以续约,“沪上文化界”、“读者”甚至发出了“保卫季风”的呼声。虽然最后保住了季风地铁店,但租金翻番使其经营更加困难了。风入松也承认长期以来,来自租金的压力确实不小。不单社科人文类书店,连一些经营得不错的专业书店,也有同样的困境。如广告人书店的徐智明,最近在MSN上的签名就是“房租连年上涨,无力承担,上海店最近要搬家”,并因此而请上海的朋友帮忙寻找店址。
房租背后的沉痛代价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这是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的名言。只是,这种梦代价太大。
徐州先锋书店总经理沙剑锋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如果要和国营书店比规模,绝对是民营书店的误区”。由于在资金、规模和渠道上难以与新华书店抗衡,民营书店无法发挥规模性的效益。
民营书店除了没有网络书店低廉的折扣优惠以外,更严重的是没有自己的地产,面对房价的上涨、房租的攀升,一旦房租上涨过快,就有可能入不敷出。上海两家民营书店就是最好的案例:
2003年,上海思考乐正大店在浦东最热闹的商圈开业。一年的营业额1200多万元,但房租却高达450万元。我们可以替上海思考乐正大店简单地计算一下其收入:一般图书的进价在6.5折,除去运输等成本,到达书店为6.8折,差价为32%。这样算来,不包括会员卡购书打折在内,1200万元的营业额利润约在384万元。扣除6%的税、8%的人工费用等,加在一起有228万元,再付出450万元的房租,最终每年亏损280万元。一江之隔的上海书城1.8万平方米,面积是思考乐正大店的3倍以上,一年的租金却只要250万元。原因是国有的上海书城是公益性租房,而思考乐却是商业租房。
王笑东面对民营书商接二连三的败退无奈地说道:“面对‘国家队’,民营出版商在市场中是没有丝毫的办法。国营的出版商可以享受到先征后退、减免所得税,甚至改制出版社可以得到3年内免交所有税种的优惠政策。”王笑东指出,像法国等出版业发达国家,从事出版文化产业,都享有很高的税收保护,甚至政府财政补贴。而在我国,民营资质的出版商和书店很少能获得政策的垂青。其次,在经营上,我们国家对于图书等文化产品有着更为严格的内容管理制度,甚至可用苛刻来形容。这致使很多优秀图书不能出版,也间接地制约了文化产品的消费,影响了书商的收益。
王笑东认为民营书店经营商,没有形成商标、品牌,不能享受到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的贷款很少能惠及民营资本的出版业,不论是民营书商还是民营书店。资金流短缺成为制约发展的原因之一。
如今,民营书商已然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地位,年轻的民营书商不但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而且没有可以和新华书店竞争的资源成本和与网络书店较量的进价折扣,还要面对读者通过图书馆、网络、电子阅读器等渠道分销出去的图书购买群体,民营书商剩下的只有无奈。
在无奈背后,他们能做的也就只有转型或关门。李棚昆几年前也开始了自己的“转型”——只卖教材、教辅,凭借和一些学校“关系”支撑着门面。郑大姐则把重点放在了北京以外的内蒙、东北等多个地区,她主要做图书批发代理,不过这一买卖也不安全。“和我们合作多年的老顾客等到自己做大了,就很少从我们这里拿货,而是直接联系出版社拿货了。”李棚昆和郑大姐都曾考虑建立自己的网上淘宝店卖书,但每次总是不了了之。“现在的经营状况我们没有钱和人力去拼一个我们拼不过的市场。当当网和卓越网已经牢牢占据了网上市场,我们没有任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