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商务巨擘"鲸现" 奠定深圳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CBD公寓的价值性是历经时代考验的。”有观点称,基于深圳CBD蓬勃发展和深圳总部经济茁壮成长的现实,即将发售的大中华国际金融总统公寓,可能创下CBD住宅价格新高。

  话题缘起:

  日前,伦敦金融城公布了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深圳金融中心首次上榜就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位居第5,领先于上海(第10)和北京(第22),成为我国内地城市中排名最为靠前的金融中心。

  毫无疑问,具备深港同城化优势的深圳金融中心,正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如果说10年前深圳CBD方兴未艾之时,还强调的是总部中心的效应,寻找城市核心的支撑;那么在深圳CBD拔地而起10年之后,深圳总部经济已经带上了浓郁的金融色彩。港深同城化的指引,深圳金融中心的确立,《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陆续出台等等系列利好,都让深圳城市国际金融的梦想,触手可及。

  正如“CBD第一楼”——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见证了深圳CBD从无到有,即将面市的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大中华·IFC)又将再次参与这一深圳金融总部时代的构建。

  建筑,是时代的载体。从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开始,深圳的国际金融梦想,飞速起航。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李嘉诚说:“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这句话,道出了房子的真谛,一直以来也被房地产业界奉为金科玉律。

  2009年,黄金地段,正引发全球共鸣。

  从纽约、伦敦、巴黎到北京、上海和深圳,每一座著名的城市,都拥有享誉全球的黄金地段,而这些地段,无不引领着城市不断创造价值,持续升华影响。

  “76万港币/平方米——只因为这里是地王之王的黄金地段。”上月,香港维多利亚港公寓,卖出全球最贵“天价”,对此有观点如此回应。

  CBD——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全球通用的符号,在密集交通网络、多元化商务空间和综合体的城市价值效应等等的背后,毫无疑问,CBD整合了城市乃至区域内的配套、资源、人才和经济流向,左右城市和区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在曼哈顿CBD,其住宅和商业用房的成交额,占美国房地产市场中此类用房成交额的40%;1983年至今,尽管经历了一系列金融风暴的影响,曼哈顿区地产价值总体增长了约68%;曼哈顿地区经济增长量目前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5%。至今,这些比例还在不断攀升。

  巴黎拉德芳斯,是欧洲最大的商业区,云集了1600家公司和15万人口,14家法国著名大企业的总部也坐落于此,每年所带来的税收和租金高达10亿欧元。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四季商业中心”、“奥尚”超级市场、C&A商场引领着全球时尚潮流的巅峰。

  东京银座,是日本百年老铺与本土品牌的发祥地。截止到2007年东京银座地价突破3000万日元/平方米,其中,位于中央区的银座四丁目地价高达每平方米306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0万元)。有人戏称:“银座一个脚印的土地相当于日本内阁高级官员一个月的工资。”

  1.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工地与高楼鳞次栉比,这就是上海陆家嘴CBD。这块面积1.7平方公里的地区,规划建有42幢甲级写字楼,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该区域有着上海地标建筑——金茂大厦,也有着上海最高租金的写字楼“汇丰大厦”,租金达到了1.7美元/平方米/天。陆家嘴CBD的写字楼平均租金在2005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已经达到了0.8美元/平方米/天。

  同样在深圳CBD,2005年至今部分住宅价格增幅在4倍以上,写字楼价格涨了2倍有余。目前中心区住宅价格普遍在4-6万元/平方米之间,写字楼价格也蹿升至5万元/平方米以上。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并未给深港同城背景下的深圳CBD带来太多影响。

  这,就是中心——集区域价值精华于一身的产物。如果要以地段论“英雄”,城市中心无疑就是“地王之王”。从纽约曼哈顿到深圳CBD,中心性世界认可,辐射力全球认证。

  门户建筑托起金融时代

  “深圳CBD将用20年时间完成纽约100年的商务神话。”这样的“预言”,正在变为事实。历经10余年发展,深圳CBD已经基本成形,成为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地,其金融服务功能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辐射作用。

  今年6月,国内资本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将总部落户深圳福田。

  9月,中信银行总部回归深圳,其位于CBD中心区的办公楼——中信银行大厦已经开工建设。此外,除中国平安、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深圳本土机构外,太平保险、中国保险、太平人寿保险、民安保险、鼎和财产保险等外来机构,也纷纷在福田摆兵布阵。统计数据显示,深圳CBD目前共有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总部110家,占全市的57%。同时,深圳CBD也是本土创投机构的“总部基地”,全国1/3的创投机构集中在深圳,其中80%在中心区,包括全国最大的创投机构——深圳创投。

  有机构总结30家中国知名金融机构的分布状况,北京12家,深圳13家,重庆2家,上海、郑州、杭州各1家。这反映了中国城市金融业发展生态,深圳金融中心稳居第一阵营。

  如果说10年前深圳CBD方兴未艾之时,还强调的是总部中心的效应,那么在深圳CBD拔地而起10余年之后,深圳总部经济已经带上了浓郁的金融色彩。港深同城化的指引,深圳金融中心的确立,《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陆续出台等等系列利好,都让深圳城市国际金融的梦想,触手可及。正如“CBD第一楼”——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见证了深圳CBD从无到有,即将面市的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大中华·IFC)又将再次参与这一深圳金融总部时代的构建。

  大中华·IFC处于深圳CBD东区“门庭”段位,扼守深南大道和彩田路,可谓“地王之王”的黄金地段。由全复式“环球集团总部”、“企业公园”、希尔顿酒店、服务式“总裁公寓”及逾3万平方米商业裙楼联盟而成。

  “深南大道,480米门面,不可再现!”一位世界500强老总,站在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出了如此惊呼。这,也是该项目地标意义最大的亮点——在深圳城市主干道深南路上,拥有长达480米门面。

  这,在寸土寸金的全球CBD区域中实为罕见;而四大业态一字排开形成的“门户效应”,也将令后来者难以超越。

  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深圳龙头地段的“门户”建筑,托起深圳金融时代的杰出作品。

  275套总统公寓的极致稀缺

  中心时代、金融时代——眼下的深圳CBD需要怎样的商务平台,需要如何的中心效应?

  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即将入市,可以说这是一个“终结”:城市主干道拥有长达480米门面的空前规模,代表了深圳CBD至今为止的气势和水准,在深圳中心区的最核心地带,开始了一次对话国际商务语境、对接全球金融轨迹的创举。

  复式“环球集团总部”、“企业公园”、希尔顿酒店、服务式“总裁公寓”及逾3万平方米商业裙楼的设置,典型都市综合体的理念,这同样堪称当今深圳中心区最成熟的开发理念和价值模式。在一个综合规划、高度集约的建筑空间中,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会展、休闲娱乐、纵横交错的交通及停车系统……各种功能互相影响、互为支持,综合效应发挥到更高水平,从而创造一条完整而持续的价值链。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的面世,“终结”了深圳CBD内多年来无大型都市综合体的事实。从此,深圳城市乃至华南区域的精华价值,都能得到更完善和更深入的演绎。

  然而,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又可以是一个“开启”。因为这是在深圳金融中心蔚然成型的背景下诞生的,从一开始,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就具有极强的指向性,代表深圳在全球金融竞争中分一杯羹,坐拥深港同城独到优势参与国际激烈金融演练。事实上,这也代表了深圳CBD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国内CBD成风,中心区日渐饱和下,毗邻香港的深圳更应该高举金融大旗,升级服务产业,与香港抱团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这,是行政规划的科学持续,也是市场选择的刻不容缓。

  所以说,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的出现,决不是偶然。当深圳城市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时,建筑就像钥匙,开启了通往国际金融中心的大门。因此,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多重稀缺性:占据深圳CBD最为稀缺的龙头地段,具备全球中心区统一的稀缺性,并在未来深港金融中心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12月13日,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的275套总统公寓将全球公开发售,深圳CBD综合商务巨擘即将浮出水面。事实上,像特朗普和巴菲特这样的超级富豪,也是城市中心生活的拥护者,他们习惯步行去上班,或者把家安在CBD之上。因此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的275套总统公寓,也同样面对全国甚至全球的CBD财富阶层。

  “CBD公寓的价值性是历经时代考验的��”有观点称,基于深圳CBD蓬勃发展和深圳总部经济茁壮成长的现实,即将发售的大中华国际金融总统公寓,可能创下CBD住宅价格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