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需要怎样的诺贝尔情结
10月7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香港中文大学与逾百师生一同为身在美国的前中大校长高锟庆功。杨振宁说,从高锟获得诺奖一事,增加他对中国本土得诺奖的信心。“我曾经再三讲,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中国新闻网》10月8日)
近日,一年一度的富有巨大影响力的诺贝尔奖新鲜出炉,令中国人再度遗憾的是这项荣誉仍与中国科学家、文学家无缘,尽管华人高锟获得了此项荣誉,但代表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也有数位华人科学家获过此殊荣,但其代表的都是别的国度,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产生对诺贝尔奖的特殊情结。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曾给世界文明贡献过四大发明的国度,内心当然有着一种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渴望与追求。然而,诺贝尔奖似乎在与中国人捉迷藏,让智慧的中国人一直没有实现本土出诺贝尔大师的梦想。尽管诺贝尔奖的取得与否并不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造水平,但毕竟是一项无法越过的“门槛”。
一个“有志气有能力”的民族,一直被拒于诺贝尔奖的大门外,成为了一个有点尴尬的“前排观众”,这是中国人一直无法接受的残酷现实:我们究竟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
诺贝尔奖与中国本土无缘,其实就是在鞭策我们如何去建立与世界接轨的科研教育体系,反思一下我们的科技发展如何面对严峻的现实。当中国大学已经逐步走向平民化的时候,当中国的大学规模已经成为全世界之最的时候,中国至今却没有一所大学可以跨入世界大学综合排行前五十名,这就说明了中国前沿科学的影响力还较弱。
实现诺贝尔奖梦想的关键在于必须树立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当一个民族能够始终坚持探索、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时候,科学之光就会照耀我们的身上。这就要求全社会都应培养学科学用科学、创新发展的内在民族精神。当“板凳要坐十年冷”能成为一个民族不懈追求科学精神时,那么其取得的进步就要远远超出诺贝尔奖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