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纺织:零关税下,我们如何更好“走出去”

全球纺织网8月20日讯 近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曼谷和东盟国家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已经基本完成,自贸区将于明年建成。从明年开始,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约7000种商品将实现零关税。“自贸区的建成对绍兴企业影响巨大。”绍兴海关有关人员分析说,“在零关税的环境下,绍兴企业出口的产品将更具竞争力,获得更多利润。”


  绍兴每年要从东盟国家进口相当数量的纺织原料、铜材、塑料制品和农产品,同时出口大量的纺织服装、机电等产品。零关税的实施,等于直接给这些企业减轻了原料成本,并使其出口产品更具价格竞争力。对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绍兴外贸企业来说,这个消息极大地提振了信心。


  关税归零是一大利好


  记者从绍兴海关获悉,去年绍兴从东盟地区进口货物价值为5亿多美元,需支付相应关税5000多万美元。明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后,涉及的约7000种商品关税将归零。


  “对我们企业来说,这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从东盟进口原料的成本将再度降低,直接转化成企业的利润。”绍兴远东石化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原来每年要从东盟国家进口大量的PX(即对二甲苯,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虽然今年公司注资重组了“华联三鑫”后,原料进口数量大大减少,但部分原料仍依赖进口。“今年的进口关税仍有几百万元,若能取消关税,会降低企业的成本。”


  进出口成本下降提升竞争力


  最近几年,绍兴市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日益紧密。海关统计显示,2002年~2008年6年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速高达38.1%。2008年,东盟已经成为绍兴市第3大贸易伙伴。许多出口企业也对即将实施的零关税非常期待。


  “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加开放和广阔的市场。”作为一家服装面料出口企业,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每年要向东盟国家输出大量布料,占公司全年业务量的30%~50%。公司负责人说,“随着自贸区的建立,我们的企业已经跟所有东盟国家的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出口成本的降低将提高我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东盟国家丰富的物产和广阔的市场也都为精明的绍兴人相中。浙江伯乐集团早在2004年就开始跻身东盟市场,涉足纺织、农机、木材、水产、橡胶等多个行业。“明年我们打算把缅甸木姐经济开发区内已经建成的中国商品批发市场搞好,方便更多的浙江商品进入东盟国家。”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经有不少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建厂,用当地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生产。有业内人士说:受益于零关税或低关税,将部分企业外迁到东盟国家,再将产品返销到国内或其他地区的模式变得更为可行。


  自贸区也是一把双刃剑


  然而,在东盟各国向我们敞开大门的同时,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开放程度也逐渐加深。东盟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会增强。


  “我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高,出口商品重合度高。”海关人员分析说,“自贸区启动后关税降低,不仅加剧了我国与东盟同类产业与商品的竞争,还将导致东盟具有优势的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从而对国内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造成冲击。”


  这样的现象已经发生了。2004年中国—东盟“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农产品关税逐年下调,2004年至2008年,绍兴市自东盟进口农产品规模从1.4亿美元迅速扩张到6.5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48.1%。


  还有一些专家担心,作为东盟的主要出口国和投资国,欧、美、日可能借道东盟向我国倾销其优势产品,这会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利用东盟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或许可以为国内企业的稳定发展再添一把放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