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多元化混合经营 助力中粮全产业链模式

蒙牛多元化混合经营 助力中粮全产业链模式

 
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联手厚朴基金以每股17.6港元的价格,共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这创造了迄今为止中国食品行业最大的交易案。

今年4月,蒙牛披露2008年年报,去年亏损9.486亿,超过其2007年全年利润。从“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开始,蒙牛股价一路狂泄。事态尚未平息,3个月后,蒙牛OMP事件又爆发。质检总局先称正研究蒙牛特仑苏牛奶OMP物质安全性,随后卫生部确认安全,但认定进口未报批。蒙牛品牌再遭阴云。2008年11月,牛根生在某聚会上称公司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一度激动落泪,并给柳传志、马云等国内企业家发了一封一万多字的“求助信”,寻求现金帮助。蒙牛是一家比较特殊的在香港上市的内地股权公司,股权极为分散,连持股10%左右的大股东都少有。国际上大股东持股低于25%是警戒线。与其不知道会被谁暗自买走,不如投靠一个最稳当的靠山,但是蒙牛不得不将大股东地位拱手让人。

在7月7日的“中粮入股蒙牛”发布会上,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态:不会参与蒙牛经营,没有增持计划。这给了蒙牛发起人们足够的发挥空间。按照牛根生的说法,今年3月,双方开始正式谈及合作事宜。但中粮和蒙牛最少开始有合作想法,可以追溯到2008年底,牛根生发出“万言书”后不久。

与二者的一唱一和高调亮相不同,此桩交易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厚朴基金及其掌舵者方风雷,除了出现在公告里之外,其并未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厚朴基金是方风雷创立的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管理着25亿美元的资产,高盛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为该基金提供支持。厚朴基金的国内总部设在金融街英蓝国二层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类似红色印章的LOGO挂在了不大的办公区入口处,上面篆有繁体字的“厚朴”二字及其英文名字“HOPU”,低调而质朴。

 引入厚朴基金,有利于优化蒙牛的股份制股权结构,形成“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战略投资者”的多元化混合经营模式。这桩交易就是一个联合投资的商业行为,不存在什么人情关系的因素,相互之间都是为了争取利润。厚朴基金的介入,有助于通过政府机构的审批。中粮集团表示,引入厚朴基金,有利于优化蒙牛的股份制股权结构,形成“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战略投资者”的多元化混合经营模式。在宁高宁看来,这是欧美缓解经济危机采用的国际通行模式。而对于中粮来说,选择厚朴基金这样的私募资本合作,是个很稳健的做法。在三年锁定期后,如果厚朴基金将持有股权转让给中粮集团,中粮集团将坐稳蒙牛乳业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据了解,中粮集团将以70%的持股,与厚朴基金投资共同组建一家新公司,分别向蒙牛认购新股以及向老股东购买现有股份。新公司在完成相关收购后,将持有蒙牛扩大后股本的20%,从而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中粮集团作为长期持股的战略投资者,在蒙牛未来的董事会11名董事中占3个名额,均为非执行董事。中粮集团不参与蒙牛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经营团队稳定性,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

 宁高宁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他拥有国际化视野以及成熟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等,尤其是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战略思维,有助于夯实蒙牛食品安全和全球化战略的基础。宁高宁一直想做的,便是扩大中粮终端消费品的端口。而乳业作为食品产业的重要领域,中粮介入是迟早的事情。参股蒙牛并不是中粮这个我国最大的食品企业近期惟一的举动。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宁高宁就表达了全产业链食品战略设想。他认为,已经拥有6家上市公司的中粮,仍然迫切希望早日搭建成全产业链食品的商业模式。中粮入主,除了帮助蒙牛缓解或解决资金压力外,中粮的国资背景,还会为蒙牛带来政府支撑,此后的蒙牛不再只是一个带有外资背景的民营企业,它获得扶持的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