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读书热情还需持续推动
书博会火了!岛城市民对书籍的那份喜爱和追捧,无疑是昨天的书博会带给我们的最大惊喜。市民平时买书时都是一本两本地买,现在则是一摞一摞地搬,一车一车地运,20多个收银台前的长队足有50多米长。青岛人的阅读热情,借助书博会这个平台不断奔涌并尽情地宣泄了出来。
青岛很早就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曾一度成为中国的北方文化重镇,一时间学者云集;书博会让我们惊喜地发现,现今青岛人的读书热情还如此之高!
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生活对于文化生活的挤占似乎情有可原。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压力和琐事烦扰似乎掩盖了人们心中对书籍、对知识的渴求,上网、看电视、去KTV 唱歌、打牌,“多元化”似乎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我国普遍存在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一直不高也印证了这点。但是,从昨日6万青岛市民的读书热、购书热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市民的读书热情虽有时被暂时掩盖,但一直都在内心延续,只不过没有合适的条件,缺乏适宜的平台罢了。
青岛市民不缺乏读书的热情,也不缺少对文化生活的向往。这提醒我们,类似书博会这样的图书展销活动,以后还要多举办,它既能为市民读书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平台,营造社会文化氛围,又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让读书的热情保持下去,并成为更多青岛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特别是在网络“浅阅读”盛行的当下,给读者提供更多精品优质书籍,突破网络信息芜杂和良莠不齐的桎梏,无疑是图书出版行业的责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作为获取知识,传承文化、文明的传统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庆祝世界读书日时所言: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期待,政府部门能多举行“全民读书月”、“益民书屋建设”等活动,让市民多读书,读好书,读出人生的充实和美丽,读出城市的文明和发展,读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