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地产依然“空”气弥漫 新年伊始,上海商业地产出现一波商铺成交的“小阳春”。但是,这轮商铺成交量的放大,并没有被市场视作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渐趋清淡和下滑的商业地产市场的转折点。 相反,各路资金各执己见,“抄底入市”和“抛盘离场”的现象同时上演,尤其是外资掀起了一股在沪抛售物业套现离场的小高峰。 专家表示,目前上海商业地产存在的局面是:供求关系正在出现日趋严重的失衡,“做空”气氛浓厚,导致销售和租赁价格大有引爆价格战的趋势;同时,包括内资外资等在内的多数资本又对市场保持紧密关注,持币待入、谨慎布局。 上海目前“欲走还留”的商业地产困局,某种程度上正是全国的缩影和标本。 供求渐失衡 2009年,与商品住宅市场正在受困于快速发展期积累下的“天量”存货的尴尬一样,上海商业地产市场首先遭遇“存量房”难题。首当其冲者,就是此前甚少收到国家调控干扰、从而发展相对成熟的写字楼市场。据上海华燕市场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上海写字楼供应量为19.17万平方米,成交面积为9.17万平方米,供需比为1:0.48,且连续第7个月供大于求(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0.5左右)供大于求矛盾突出。 领盛投资一位人士表示,由于写字楼供应量大,同时需求减缓明显,2009年,北京、上海写字楼物业的运营收入将低于15年来的平均水平。就供求的两端看,供方体现为新增房源大量入市:由于前几年商业地产景气时期开工的写字楼陆续竣工营业,大量新写字楼房源纷纷入市。需方则显示为租赁需求下降较快: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跨国企业新的扩张需求受到抑制,一些企业被迫削减办公用房预算,甚至开始向次级商务区或非核心写字楼搬迁。 供需矛盾的集中体现,便是激烈的租赁竞争和租金的持续下滑。 2008年四季度,上海多数甲级办公楼的租金出现回落。据统计,浦东租金环比下降15.5%,浦西租金环比下降8%。上海中原房产研究部人士表示,自11月底,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已达到10.7%,与年初的7.2%相比,上涨了3.5个百分点。不少业主纷纷以较低的租金和优质服务来吸引或留住优质租户,超甲级办公楼的租金与甲级办公楼的差距已从第三季度的2.5元缩小至第四季度的1.6元。中原房产人士表示,2009年,上海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将继续上升,租金将继续小幅缓降。上海很可能将写字楼发展作为刺激内需的有效手段,可能出台新政,包括企业总部大楼用地可按工业地块招拍挂方式出让以及增加写字楼供应量等,意味着现有写字楼将面对市场较大的考验。 商铺难言“坚挺” 写字楼市场“空气弥漫”,另一主要商业地产形式——商铺的销售、租赁也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由于经济衰退的影响,商家开店和扩张的势头被抑制,从而延缓了商业地产的开发和运营。 今年春节上海商铺市场虽表现出色,但业内人士已表示,2008年积累下的存量商铺将使今年销售面临巨大挑战,开发商可能采用降价、售后包租等形式打开局面。高力国际甚至预测,上海2009年中心区域的购物中心空置率将有所上升,达到10%左右。 目前,浦东有多个零售物业项目正处于紧张施工阶段,包括位于世纪大都会项目以及新鸿基的国金中心1期,国金中心附近10万平米的购物中心等。此外,从位于商业核心区的香港广场、新华联商厦及香港新世界[9.08 -1.09%]广场等都将于2009年完成品牌升级,届时将进一步增大市场的供应量,为市场的消化带来更大的压力。 搜房网人士预计,2009年,上海零售业市场的新增物业面积预计比08年稍有回落,为200万平米左右。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下滑趋势将较明显。严峻的销售压力可能促使部分开发商转售为租,等待市场回暖。 专家表示,此前数年上海商业地产的爆发式增长正在带来较大的后遗症,需要当前的市场来耐心消化。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会长荀培路表示,近十年内上海建成万米以上商业网点4000个,平均每年400个。如此快的速度引发大型网点发展热潮,造成招商和项目定位与市场脱节,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地域性不平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