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巨头抢滩二三线城市
■外资零售巨头争抢唐山消费市场
唐山的天一广场日前全面开工建设,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沃尔玛公司将落户天一广场;此前有消息表明,日本的永旺正积极运作落子唐山的有关事宜;而早在2008年7月,唐山市规划部门就曾透露,家乐福超市将落户唐山,并已经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征集了建筑设计方案。
作为河北经济重镇的唐山,2008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560亿元,实现全部财政收入402亿元,稳居河北省第一位。
由于唐山是工业城市,商业一直比较落后。在国家以及唐山市一系列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策略下,唐山商业正在华丽转身。从1月10日起,唐山市中心区各大商场、超市营业时间延长到21时,旨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际零售巨头加快了进军唐山步伐。
与唐山类似的是,在韶关、茂名、肇庆等二三线城市,一些国际商业巨头也都在攻城略地。而这看似巧合的背后,正是欧美市场受金融危机打压、中国持续拉动内需的背景之下,外资商业巨头加速中国二三线城市布点的明显意图。
■二三线城市布点紧锣密鼓
境外商业资本一直对中国零售市场抱以热望,从开始时的合资到政策允许后的立即转为独资,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到绝大多数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外资的推进步伐逐年加快。
这些年,中国的零售业一直高速发展,但是,一线城市在做得更细、更精、更深方面还有很大空间,二三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市场更大有可为。
事实上,沃尔玛落子路线已经在不动声色地调整:去年沃乐玛百货公司在中国开设了30家分店,其中只有3家开在了北京、上海和深圳。其余都开在了省会或其他城市。茂名、芜湖和娄底这些中国人都不太熟知的城市,都留下了沃尔玛的脚印。与此同时,其他几家外资超市也在加快开新店的步伐。在韶关、茂名、肇庆,屈臣氏、大润发先后就位,开业场面之火爆令当地其他商家感慨,“城市里怎么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在安徽,沃尔玛、家乐福、欧尚等9家外资零售企业已经进驻,开店总数达到16家。
■国际大鳄倚重中国市场
在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片惨淡之下,国际零售巨头更加倚重中国等非欧美市场的消费。沃尔玛新出炉的财报显示2008财年至2010财年,沃尔玛在美国市场预计收入呈现下滑趋势,并预计未来国际业务增长将高于美国业务增长。而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巨头也表示看好中国市场的增长。
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去年的报告中说,预计到2017年,75%的中级市场将出现在中国二线和三线城市中。
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国内消费增速仍在20%以上。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中国零售市场的基本面比欧美好很多,“在此时抢夺二三线城市市场份额,可以争取拿到更多的好牌。”
华润万家首席运营官洪杰去年12月也在香港表示,2008年内地超市销售额有两位数字的增长,为此,华润万家2009年将在内地新开超市数目300至400家。
数据显示,这几年外资企业的零售额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42.7%,所占市场份额达到了60%,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外资为何看好二三线城市
如果说欧美市场衰退是国际巨头大举进军中国的深层原因,那么他们在中国一线城市布点基本完成、以及中国一线城市的高度竞争、高昂成本则是促使他们向二三线进军的直接诱因。
数据显示,在广州,外资超市已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竞争的强度让各家企业都处于高度紧张。而在不到一小时车程的佛山市、花都区,居民收入并不明显低于广州,同类业态的布点却寥若晨星。
此外,国内一线城市零售市场受经济危机冲击也逐渐显现。去年10月以来,行业的运营情况开始明显恶化。上海10月零售额同比出现了近几年来的首次下降,下降幅度达到了11.8%;超市、大卖场增速趋缓;家电、珠宝等行业更是出现明显的同比下降。
而商业欠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乡镇,居民更强的价格敏感让沃尔玛这种号称“天天平价”的外资企业,发现了趁低而入的好机遇。
与此同时,许多零售商认为,广大农村市场未来也将成为行业成长的主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