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或于今年四季度才能见底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2008年是零售业艰难的一年,但是根据香港统计处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去年11月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增长1.1%、总销货数量同比下跌2.8%,两者均较预期为佳,主要是因为零售百货业在经济走软的情况下提前促销。但经过“跳楼式”的减价促销刺激后,我们对未来6个月的零售业务仍未感到乐观。
有机构关于圣诞销情对1400家店铺进行的调查显示,百货公司表现好坏参半,化妆品保持增长、衣服鞋类表现却欠佳,预期12月零售货值会呈负增长1%-2%。在消费者信心疲弱的气氛下,虽然春节将近,但是消费者只会对中低档的零售品牌较有兴趣,所以,安踏体育(02020.HK)和特步国际(01368.HK)等品牌会较吸引。
但由于农历新年与圣诞时间离得很近,减价后也难提升消费者的意欲,加上去年农历新年表现的基数变大,业界估计食品快餐零售值会升5%,我们认为,食品股如雨润食品(01068.HK)、统一企业(00220.HK),以及快餐类股如大快活(00052. HK)和大家乐(00341.HK),在短期将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业界预计百货业也会上升3%-5%,因此,可以留意新世界(7.09,-0.08,-1.12%,吧)百货(00825.HK)、利福国际(01212.HK)、茂业国际(00848.HK)、金鹰商贸(03308.HK)和百盛(03368.HK)的业绩和财务实力。
去年10月,各大零售业进行大减价的原因是由于在环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下,部分原本出口往欧美市场的货品遭撤定单,因此厂家需要通过促销去套现。但是促销活动只推动了部分的购买意欲,零售业的前景仍将视乎零售商还有什么新主意来刺激消费,还要依靠中央放宽内地赴港自由行来推动本港的消费市场。早前内地元旦“小黄金周”,各大本港商场都涌现了购买力强和消费意欲旺盛的内地旅客,对于清冷了一段时间的本港消费市场来说,无异是久旱逢甘霖。
我们预计2、3月将是本地零售业艰难时期,并不排除小型连锁店及中小企将会出现经营因难的情况,加上5、6月大量毕业生涌现市场,或将推高失业率,预料零售业最快要待今年四季度才会自谷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