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商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全国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

  全国商品零售实现“开门红”

  

 
 


  牛年春节即将到来,市民们纷纷选购带有福牛图案的装饰品。本报记者王嘉摄

  □ 本报记者张晓航

  尽管面临经济寒冬,但老百姓消费热情高涨,加之商家借节兴市、让利促销,今年元旦消费市场愈发显得红红火火,春节市场也进入“预热”状态,促消费、扩内需已现良好开端。商务部监测显示,全国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

  北京:服装卖得最好

  元旦期间,北京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对全市101个企业2300余家店铺抽样调查显示,节日3天共实现商品销售额(营业额)1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0%,实现了2009年首都市场销售的“开门红”。其中,百货商场同比增长14.3%,超市同比增长18.5%,餐饮同比增长17.0%。

  京城品牌服装供货商和零售商携手促销,加大折扣力度,不少在6折以下,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服装销售的整体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提高。贵友大厦、当代商城、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长安商场等商场内顾客盈门,节日期间销售增幅分别为65.7%、51.7%、34.3%和33.0%。燕莎、翠微、新世界(7.09,-0.08,-1.12%,吧)、国华商场销售也都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节日期间,贺岁金条、金饰挂件、千足金摆件成为顾客的首选,铂金、钻石、翡翠饰品则以新颖时尚的款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顾客青睐。节日3天菜百公司黄金珠宝销售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21.2%。彩电、热水器、电脑、手机、数码产品、加湿器、豆浆机等家电商品颇受欢迎,通讯类产品、数码类产品、IT类产品市场销售占比有所提高。

  据对全市36家餐饮企业242家门店的监测,1~3日营业额同比增长17.0%,老字号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国家级酒家增长尤为明显。

  上海:本地市民拉动消费

  上海商业抓住岁末、元旦商机,以回报社会、实惠百姓为主题,市区、郊县全面开展了营销促销活动,上海各大商圈通宵跨年营业,大力度促销集聚人气,单日销售历史最高纪录被纷纷打破,为上海超额完成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上海市经济信息委经济运行处发布的联合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12月31日和2009年1月1~3日4天,全市314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6.95亿元,同比增长26.1%,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分别实现销售同比增长34.8%和18.8%,销售规模首次超过连锁超市。2009年元旦节日市场销售增速均超过2008年三大节日,销售规模创1999年以来元旦消费的历史新高。

  据全市19个区县经委和主要商业集团联合抽样调查,元旦上海市各大百货商厦、购物中心销售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历史纪录被不断刷新。在中心区抽样企业销售规模排行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浦东新区(4天营业额46995.4万元,同比增长14.5%,下同)、黄浦区(43515.9万元,35.3%)、徐汇区(25769万元,16.6%)。

  从2008年12月31日8时到2009年1月1日凌晨2时,18个小时的年末促销和跨年通宵营业,让上海第一八佰伴刷新了全国单店单日零售最高纪录———共实现销售2.58亿元,同比增长21.13%。

  上海永乐生活电器全市63家门店的销售也出现火热场面,从年前促销到1月3日,近8天的销售比去年同期出现40%的增长,其中平板彩电和手机、数码、电脑等3C产品增长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元旦期间国内外游客来沪量比往年减少,拉动全市百货业和服务业销售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是来自本地市民的消费。从销售同比增速看,中山公园商圈、五角场商圈、南京路步行街、静安南京路、不夜城商圈、淮海路商业街、四川北路商业街销售增速均超过20%,分别同比增长65.1%、62.9%、35.3%、28.7%、28.5%、27.8%、23.8%。

  因受房市影响,装潢建材元旦期间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2.1%。

  天津:小家电销售现井喷

  天津滨江道、和平路、南市食品街等繁华商业区节日里顾客摩肩接踵,午夜在商业街、商店内仍能看到如织的客流,收银台前排起长队。化妆品、珠宝、服装鞋帽、运动休闲商品,以及通讯器材和家用电器等成为消费热点。据天津市商务委对劝业场、华润万家等10多家大型商场、超市统计显示,从1日到3日3天,销售收入达1.99亿元,同比增长1.07倍。

  元旦假期,天津各大商场、超市、娱乐场所、花市、饮食行业以及各种展会纷纷推出促销活动,各种打折、大礼包、返现金、赠礼品等优惠吸引了市民的眼球。

  家乐福超市天津区负责人陈鹏介绍说,1日、2日两天,家乐福在津的5家门店的客流量同比增加了25%,销售额同比增加了22%。小尺寸液晶电视、电饭煲、加湿器、影碟机等小家电由于降价幅度较大,销售额出现井喷,基本上翻了一番。

  成都:37万人拿到消费券

  成都市民政局拿出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发放给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扶对象,每人100元,受惠人口达37.91万人。去年底,四川省商务厅和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四川·成都迎春购物月”正式启动,成都各大商场也借此契机,争先恐后地拉开了优惠酬宾的序幕,各大卖场在元旦期间纷纷延迟闭店时间。元旦3天,全市各大卖场人头攒动,商家的销售均创下新高,主要卖场销售量增长率超过了50%。

  西安:家电下乡带火销售

  从西安市商贸局获悉,元旦期间,消费品市场供应丰富,价格平稳,销售稳步增长。据匡算,西安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约15亿元,同比增长25%。

  元旦期间,西安各大百货商场、超市推出的买减、折扣等活动,烘热了节日市场。在西安最繁华的东大街和南大街,各大商场纷纷推出了打折促销措施,力图吸引市民前来购物。元旦期间蔬菜副食品总销量约1200万公斤,价格基本稳定,与节前相比,鲜猪肉、蔬菜每公斤上涨2.23%、2.43%;小包装面粉、桶装食用油、鲜鸡蛋(批发)分别下跌1.23%、0.4%、3.33%。

  家电市场则出现销售高潮。“家电下乡”工程的实施,给农民提供了绝好的购买机会,家电销量比往日翻了将近一番。在大中城市,由于商家采取了打折、积分等优惠措施,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据西安开元商城家电部的销售人员介绍,节日期间售出的家电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3%。在莲湖路上的一家苏宁电器(16.56,-0.16,-0.96%,吧)卖场,一家进口品牌电视机售货员表示,他们的品牌趁着节日推出了10%的优惠措施,元旦3天出货量比平常多出了200%。

  江西:刷卡消费成时尚

  江西节日市场购销两旺,一片红火景象。据中国银联江西分公司统计,元旦假期中,全省银行卡刷卡交易总金额达到7.3亿元,清算笔数33.7万笔,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4.4%和65.5%,刷卡总金额超过去年国庆黄金周7天的交易量,最大单笔交易金额更是达到120万元。全省宾馆酒店、餐饮行业刷卡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7.4%和39.61%。

  重庆: “放价”点燃市民热情

  重庆各大商场纷纷“放价”促销,点燃了市民的购物热情。百盛购物中心推出了满100送110的活动,其余商场也纷纷开展促销活动。元旦期间,美美百货、重百大楼等商场的客流量和销售额普遍达到平时的5倍以上。不少商场因为顾客实在太多,商场里热浪滚滚,不得不关掉暖气,将空调制热改为制冷。

  除服装外,平板彩电、电脑、手机等也成为重庆市民购物的“重头戏”。重庆苏宁电器负责人表示,元旦当天,重庆苏宁20多家门店的整体销售规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0%以上,部分门店日销量近3000万元。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元旦期间,各地日用消费品市场呈现四大特点:第一,促销活动丰富多彩。各地组织开展购物节、展销会、特卖会等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拉动节日市场销售。第二,经济实惠型商品受青睐。上海家电市场呈现旺销态势,微波炉等厨房家电成为抢手货。第三,大众餐饮市场红火。第四,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平稳,主要大中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