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江时代”全面提速 CBD的模样初显(2)
机场路起点位于钱江三桥南岸,终点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大门,总长18.664公里。目前计划将机场路拓宽至六车道,投资估算5.4亿元,道路的景观建设将一步到位。
机场路延伸段
已列入萧山区2010年的道路建设规划,目前萧山区已建成了红十五一期工程,从城厢镇已形成了市心路—机场高速—红十五线—青六路—江东开发区较便捷的通道。机场延伸段工程的前期较为滞后,经与萧山区发改局联系,该项目尚未申报立项。随着钱江九桥、十桥及接线等工程的实施,为完善江东开发区的主干路网,发挥综合交通效应,机场路延伸段的前期工作应进一步加快。
杭浦高速公路
东起上海浦东,西至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的大井互通,其中浙江省境内长约111公里,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为双向六车道,预计总投资95.8亿元,2007年建成通车。杭浦高速的两端将分别连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与莘奉贤高速公路,建成后杭州至浦东机场的通行时间至少将缩短半小时。
三堡黄沙码头将搬迁到富阳
从三堡至七堡全长2.4公里,现有沙石料码头单位9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5家,使用土地面积约680余亩。三堡黄沙码头计划搬迁到富阳。
对下沙和江东工业园区意义重大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说,沿江大道的建成,使下沙从一个工业区转变成综合性城市区块意义重大。从杭州的城市规划布局上看,城西是生态区,适宜居住,城东平原地带,适合发展工业经济。在一主三副六组团中,下沙与主城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而另一方面,下沙的副城地位将逐渐突出,甚至可以建成一个可容纳40万人的中等规模城市。一个典型的意义,以后宁波、温州的大学生上学就可以不经过主城,而直接进入下沙。
周复多说,“一隧二桥五路一搬迁”等工程的建设,最大的意义在于江东制造业基地和下沙副城的地位更加凸现。
根据规划,钱江九桥将贯穿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萧山江东工业园区之间,此路线经过萧山区河庄镇。河庄镇党委书记任关甫说:“萧山江东工业区即将启动,总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首期30平方公里全部坐落在河庄。我们与下沙开发区隔江相望,遥相呼应,萧山撤市设区后,河庄直接受益于杭州城市发展格局的调整,区位优势日益明显。随着钱江九桥的建造,交通条件的改善,河庄将会成为投资热土和兴业宝地。”
著名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史晋川说,从萧山并入杭州开始,杭州经济其实已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化。“一隧二桥五路一搬迁”等工程的实施,实质上是杭州利用都市化和城市化来提升工业化水平。
现在看来,江东工业新城是这9项工程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江东区北面是钱江十桥杭州湾通道,到上海的时间可大大缩短,西面是九桥,与下沙开发区相连,到市区15分钟车程,它将成为环杭州湾产业带中规模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江东工业新城分区规划方案》显示: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适用性技术为先导,集工业、居住、旅游、物流于一体的江东工业新城,具有强大磁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现代化生态型工业新城的特点,将寻找杭州参与全球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