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经济走势预测会纪要(一)
上周,中国纺织经济走势预测会在青岛召开,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部长、纺织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等分别发表了讲话,以下就一些重点议题做个总结。
一、超大城市(北京)服装终端市场品牌竞争力评测分析超
超大城市服装市场变化趋势。世界服装之都的基本要求:需要一个广泛品牌群体的支撑以及海纳百川的良好心态。而我国目前相对单一的销售渠道限制了品牌自我意识和品牌文化的传播。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中国服装产业已经开始向品质和品牌化发展;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领导者的责任感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一切工作围绕以品牌美誉度建设为中心;市场占有率已经不再是企业唯一追求目标,品牌的长远发展成为重点.
北京服装品牌表现特征: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特别是在北京建设世界时装之都各种政策的鼓励下,在政府、生产企业、流通渠道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北京市服装品牌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一批优秀的具有时尚魅力的品牌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北京服装品牌市场的中坚力量。虽然各个品牌都非常重视本品牌的视觉吸引力,但能够将多种表现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完美诠释品牌形象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而品牌文化传播的差异也表现突出:相当一部分国产品牌没有自有网站或网站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多数品牌尚未能灵活掌握多种媒体组合宣传的技巧,公关部门媒体应用水平亟待提高;在目前北京流行的10种时尚类杂志中,很难看到国产品牌的身影,潜在消费市场的培育工作应该引起重视。多数企业的工作中心依然集中在销售环节,价格竞争手段利用娴熟,但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消费者知情权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品牌战略、发展规划、品牌个性化定位等企业应该公开信息的意识不强。
二、后MFA时代中国纺织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
MFA对世界经济的阻碍:阻延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进程;扭曲了世界产业格局和国际贸易关系;在MFA的保护下,一些国家的产业失去了它们的竞争力;世界经济没有从各国的比较优势中受益。
2005-2006的启示:认为扭曲机制随MFA已彻底消亡是误解;认为世界市场已彻底开放是幻想;通过产业转型调整发展思路;通过发展方式创新,提升竞争力。
中国纺织业在纺织世界的地位与角色转型:生产大国、出口大国、进口大国与消费大国。而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中国纺织服装业是国际买家/零售商的首选(Choice of Supplier);低价格/低采购成本;产业的完整/产品的完整/相关与支持产业充分;较快的交货期/较高的加工品质;较好的履约率/较小的风险;稳定的政治、经济局势;潜在巨大市场是发动机与稳定器。
全球买家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期望:中国仍是最佳卖家,采购量持续增长;打包式的采购将会增长;中国企业应提高营销水平/更好展示;设计能力要提高;小订单增多/小客户增多;柔性供货/品种多样;保持价格竞争力;财务信用条件;提高品牌/降低质量成本/质量对快速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