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百姓家用电器变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著名的“三转一响”还依旧是紧俏货。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都需要凭票购买。1982年,商业部决定对价格较高,库存较大,销售不快的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音机、高档收音机、高档照相机等商品“提前付货,分期收款”。于是,黑白电视机便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成为那个年代百姓心目中新的“奢侈品”。

  如今,“奢侈品”的概念已经远远超过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音机等普通家电了,市面上也出现了更为先进的电器。中国家电改革开放30年走完了别人50年的路。在这短短30年时间里,市场给了家电企业很多的机会,中国家电产品亦同步调地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从短缺到普及的快速蜕变。

  30年前,电器和中国老百姓离得很远,那时候只有极少数人家有家用电器。对更多的人来讲,9寸的电视机已是很稀罕的宝贝。30年后已经完全不同了,家用电器已经成为了普通的家用产品。这一点,我们可以听听银行职员汪军的讲述:我家住在爱辉区西岗子农村,因为孩子多条件不太好,我记事儿的时候,用赵本山的话说家用电器只有一只手电筒。70年代末我们家终于有了正儿八经的家用电器--几只电灯泡,日常照明也就从此告别了煤油灯的历史。就在我们家的家用电器史像蜗牛一样稳步前进的时候,别人家的家用电器形势却是一片大好。收音机、电唱机(唱片机)、录音机已陆续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录音机也从单卡单喇叭,发展到双卡双喇叭、双卡四喇叭,可谓五花八门,让我羡慕不已。

  时代在进步,结婚组曲也在不断变奏。人们对结婚模式的选择,既间接体现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与价值观的选择,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变迁。所谓结婚“三大件”,就是结婚必需品,各个年代结婚必需品在变迁中演绎了各个时代的时尚风潮。

  上世纪50年代,结婚基本上不用准备什么,两个铺盖卷到一块儿,简简单单摆一桌酒,就算完事了。60年代,结婚开始有点讲究,按老一辈人的话说,得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也就是去木匠铺订做个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收入的明显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些曾经让一代人为拥有他们而倍感骄傲的“三大件”早已变得不再稀奇。在家庭建设上,开始向电气化迈进,追求的“三大件”又变成了电冰箱(一般都是单门的)、电视机(一般都是黑白的)、洗衣机(一般都是单缸的),有了这“三大件”,才算成了家。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庭建设又向新的现代化目标迈进,于是“三大件”也就水涨船高了:电脑、空调和摩托车。跨入二十一世纪,进入高科技发展的新时代,家庭消费也随之向科技化迈进,结婚用品档次不断攀升。曾经的“三大件”已经增加为“无数件”,液晶电视、数码摄录机、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电气一体化厨房……

  结婚“三大件”的变化,直接反映出人们兜里的钱越来越多了,科技越来越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