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南五区抱团发展 欲解决发展滞后困局
作为首都,北京市整体经济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北京“东北重、西南轻”的城市空间格局仍然存在,西南五区经济发展缓慢影响着北京市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
这个现象或许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得到改善。记者从日前在石景山区举办的“第二届首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获悉,北京西南五区将抱团发展,打破区域发展瓶颈,共谋发展良策。
西南五区发展滞后
欲抱团发展
此次论坛上,,丰台、石景山、门头沟、房山和大兴五个区政协首次签署有关西南五区整体发展联合建议案,建议北京市制定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给予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全力推动跨越五区的永定河综合治理。
北京西南区域的石景山、丰台、大兴、房山及门头沟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曾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城区及北京市总体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西南五区拥有北京市近1/3的土地和1/4的人口,但2007年五区GDP总量和财政收入仅占北京市的1/8和1/16。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杨开忠在论坛上表示,北京西南地区是北京沟通国内城市的主要腹地,加快西南地区的发展,将直接促使北京抓住扩大内需和东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对于京西南的发展,他建议集中力量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以改变京西南地区的落后地位。
石景山区区长周茂非说,目前京西南地区处于转型期,这一区域的发展对实现北京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京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交通环境。随着首钢涉钢企业的搬迁,京西南地区的后发优势日益凸显,京西南地区完全有能力建设成为首都发展的新空间,成为服务于北京的战略性团体。
携手建设“城市副中心”
“首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北京“同心圆”式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使城市的核心功能都集中在主城区内,并偏向于北部和东部地区,形成了西城金融街、朝阳CBD和海淀中关村等几个高端产业功能区。随着中心城区功能区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的经济承载能力已趋于饱和,对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特别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心城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不仅顺应了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大趋势,而且对疏解北京中心区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作用。
赵弘说,从首都西南区域发展来看,将石景山、门头沟和丰台西北所在区域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能够从城市空间战略上有力地推动石景山、门头沟和丰台的经济转型,使该区域承担更多的城市职能、拥有更大的经济容量,还能够通过强有力的辐射作用、更大的辐射半径,带动大兴、房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