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市场已不适应新城市

 杭州的专业市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由于市中心交通方便、人气旺,大量专业市场便在市中心萌生。目前,全杭州690个市场中,主城区就有200多个,占到三分之一。

  现在环北2楼经营日用百货的徐女士已年过60岁,她充满幸福地回忆说,1980年左右,她就开始在武林广场的马路市场里做百货批发了,那时候,交几毛钱就可以在一个角落里摆个摊做生意了。

  据杭州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杭州的市场已有20多年历史,经历了从马路移到室内的过程,随着市中心市场的遍地开花,杭州市场多的优势明显。但目前,这一优势正在萎缩。相反,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辐射功能差等弱点正在凸现。加上杭州城市进程加快,市中心的专业市场已不适应城市和市场的发展,需要向外搬迁。

  新时代装饰材料市场就是遭遇了市场本身发展的瓶颈,“受场地影响,规模难以发展。其次,摊位租给经营户后,市场要在原址上进行硬件改造难上加难。”“新时代”副总经理陆云表示,初创时,正是城西蒋村商住区刚刚建成的时候,大批新家庭要装修,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新时代”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得以快速发展。但这几年,新时代与杭州市大部分市场一样,陷入了硬件落后的尴尬。“新建的新时代是时尚的一站式商场,面积扩大到了10万平方米,共分成16个区,还新增了精品名品馆。顾客可以在时尚的环境中休闲购物。”陆云表示,利用搬迁这一良机,市场实现了向精品化、商场化的成功转型。

  除了利用市场手段和城市改造的机会,搬迁市中心市场,杭州市还对新建市场进行限制。早在2003年3月,杭州市计委等部门就发出禁令:杭州市区中心城区将不再批建新的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杭州市计委还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杭州市区商品市场资源整合方案初步设想》:杭州市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造就6个以上特大型专业市场群体,跻身市场强市行列。通过整合的时机,使一大批地处市中心的零星市场主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