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萧条家居卖场唇亡齿寒 美林撤场引发大回响
上周,曾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在金融界击起了千层浪。同样在上周,家居界亦爆发了一个震惊的消息。以经营高端家具品牌著称的美林家居世博园因招商租户拖欠租金,生意难做,正式撤场。美林撤场消息一出,顿时成为家居界的"雷曼兄弟破产事件",引起业内的巨大反响。
回想8月,一个来自丹麦的顶级视听品牌刚刚入驻美林家居世博园,迄今为止,美林家居国际生活馆已经独家引进了16个原装进口/原创设计的国际知名家具品牌,荟萃了130多个国内外知名家居品牌店。刚踏入9月中旬,美林就传来了撤场的消息,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
黯然倒闭还是悄然转型,美林的去向备受关注。早在一个月前,家居界已经收到美林撤场的风声。据闻,撤场后,美林将由单一的家具卖场转型为家具与家居配饰结合经营,但此说法一直没有得到美林负责人的确认。
随着一家家大型家具卖场进驻广州市区,广东家具制造业呈现了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态势。其中以吉盛伟邦、金海马、美居中心、博皇、红树湾等为代表的专业卖场已跃升为广州家具的主流销售渠道。
然而,进入2008年以来,受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升、楼市股市下跌、新劳动法颁布等影响,中国家具的制造优势面临着巨大挑战,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东莞、深圳、中山等地,一些实力小的家具厂纷纷出现了转让或倒闭的现象。
市场不景气以及竞争加剧,正考验着终端销售代表的专业卖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市场大环境的持续低迷,美林的撤场可谓早有苗头可见。作为家居卖场的"航空母舰",它的消沉对家居卖场的未来发展敲响了警钟。经济萧条,作为下游产业链的家居业是唇亡齿寒。据称,现在的经济情况,滑落到99年的水平,形势的严峻让人忧心。
如今美国金融系统千疮百孔,美联储只有印钞票填窟窿,这些钱会流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市场。据报道,目前紧缩让通胀形势有所缓和,同时经济由过热转向偏冷,中央经济工作目标开始转到保增长,近期减息或许就是新一轮信用扩张的标志。
政府救市,可否挽回消费者和家居界的信心?皇庭家具卖场总经理曾庆雄表示并不乐观。他认为,08年底或许有些微的反弹现象,但是明年的市场不确定因素还是太多,家居业仍然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而越和国家建材中心总经理叶柏泉也认为,中国人不会因为楼市的下滑轻易购房,观望的态度更多,因此对未来短时间的家居业也是忧心仲仲。
选址与定位 使"航空母舰"举步维艰
唯物主义有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起作用,内因则是根本原因。在整体经济低迷的环境下,各行业都面临挑战。而导致美林撤场的根本原因,与其选址、定位、本身发展模式是有着不可逃脱的关系。
提起美林家居世博园,不得不提它的地址。不少网友曾经在装修论坛上反映,美林地址偏远,交通不方便,大大打击了他们前往购物的意欲。2005年,美林座落的位置,原意是打造家居卖场与饮食一体化的商圈,但是数年过年仍然没法发展起来,导致诺大的一个地方只有美林独撑大局,而交通的不便更是不在话下。
同样座落在较为偏僻的吉盛伟邦,却发展良好。纵观地势,吉盛伟邦面向广州市区与番禺,地铁可达。同时,周边的四海一家酒店和番禺野生动物世界,为它带来了不少的人流。因此,选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另外,美林招商一向以"高端"品牌为主,但是由于其面积的庞大,单凭少数高端品牌难以维持,后期亦出现了不少受压能力低的家具品牌进驻,也出现过商家跑路的事件。由于小品牌的瓜分,使得大品牌利润相应大打折扣。
家居卖场可以说是由商家支撑承拖得以生存的,如果卖场内的商家"抗震"能力差,在市道不好的时候就难以调整,甚至要倒闭,这无疑对家居卖场是雪上加霜。对于招商,越和的叶总说,总代理、直销、区域代理的商家更具备竞争和生存能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拥有更多的资金周转,不会遇风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