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调查眼镜行业暴利 价格飙升10倍

 据统计,中国约有3亿人需要配戴眼镜(矫正屈光镜),按每3年更新一副计算,每年的市场需求量就达1亿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在外行人看来,眼镜业似乎总是“说不清、道不明”,并多次在“十大暴利行业”榜上有名。它的利润究竟有多大?算不算暴利?近日,记者对此展开了暗访和调查。

  暗访东莞加工厂

  最贵不过80元名牌LOGO随便打

  在有“世界加工厂”之称的东莞,有上百家眼镜加工厂。8月25日,记者以眼镜销售商的身份,挨个拨打他们的电话,但这些厂商都说,产品只供出口、不做内销,记者参观工厂的请求也都被拒绝了。

  在记者的软磨硬泡之下,当天下午终于有一家的销售经理同意和我们面谈。她在电话里说,任何品牌的眼镜都可以加工,最后还热情邀请记者到工厂参观。

  破旧厂房每日产量一万副

  26日中午,记者到东莞后,几经辗转找到了这家眼镜加工厂。

  这家工厂坐落在一条尘土飞扬的马路边,两旁密布工厂。各种大型货车轰隆而过,地面不时在颤抖,身穿各式工作服的打工者小心地穿越马路。

  这家工厂是一幢五层高的楼房,外表看起来很破旧,没有任何标志显示这是一家眼镜加工厂,只有巨大的两个字标出厂名。

  在工厂“写字间”二楼,记者见到了之前通过电话的销售经理。她为我们引见了负责东南亚市场的盖小姐。盖小姐身材瘦小、语速极快,很是精明能干的样子。

  随后,盖小姐和助手带记者上楼。记者观察到,楼梯两边是不同分工的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到了顶层,盖小姐打开一个房门,记者就看到里面全是货架,货架上堆满了白色纸盒,纸盒上写着英文型号,纸盒里就是加工好的眼镜。据记者粗略估算,这里至少有近十万副眼镜。“我们天天有新款,每天大概生产一万多副”,盖小姐说,这个库房里的都是眼镜和太阳镜,各种质材、款式都有。

  当记者询问价钱时,盖小姐说由于该厂生产的都是中高档眼镜,价钱比较贵,“胶板、板材框的每副30元,金属框的每副40元,钛架要80元一副”。记者拿起一副造型简单的胶板眼镜嫌贵,她笑说“这种黑框眼镜最受年轻人欢迎,30元一副够便宜了,你拿到店里标价两三百都没问题”。另外,太阳镜也是该厂的“主打产品”,平均每副7、8美元(50~55元人民币),做工精美,看上去和商场里的贵价太阳镜没什么区别。

  暗访东莞加工厂

  记者发现,这些眼镜里有一半都在镜腿上打了品牌LOGO,另一半则没有任何标识,包装盒上也写着“无印字”。

  交钱就能打上国际名牌

  盖小姐说,打了LOGO的是有合作关系的品牌代理商委托制造的,而“无印字”的,“我们可以按你们的要求来加品牌LOGO”。

  记者接着问能否打上世界名牌的LOGO,盖小姐的助手不加思索地说,“没问题,但要另收费”。盖小姐接着说,他们厂的服务全面,能根据客户提供的样品图制作,每副平均造价为7、8美元。

  记者表示怀疑,“很多名牌眼镜的设计别致、装饰复杂,你们真能造得天衣无缝吗?” 盖小姐说,“放心,我们做工很精致,但有些设计太复杂的眼镜收费要贵些,最高的要11美元(约75元人民币)”。但她也表示,有些国际大牌的镜框材质很特别,他们无法采购同样的原料。

  而且盖小姐还为记者提供“贴心”提示,“我们有一家合作工厂,能为你们生产专门的眼镜盒,你想打什么LOGO都可以,这种定制眼镜盒10元一个”。

  “进口”品牌家门口直接买

  正当盖小姐与记者相谈甚欢时,外面一位工作人员把她叫到门口密谈。盖小姐转身回来后态度陡变,开始盘问记者一些行业问题和个人信息。

  记者转移话题表示要定做一批国际大牌如DIOR、GUCCI的太阳镜,盖小姐立即改口说他们没有定制品牌眼镜的服务。还介绍记者到其他工业园和广州的小作坊,说那些地方倒是能做出以假乱真的大牌货。

  记者最后表示如果没有名牌产品,这单生意就做不成了。盖小姐便挽留记者说,可以提供如EXXX、UXXX等眼镜店常见的中档牌子,每副价格从1~8美元(约7~55元人民币)不等,“我们厂和这些牌子的代理商有合作”。

  盖小姐说,这些代理商都在港台和马来西亚等地,所以该厂的供货必须先出口给代理商,代理商再把它们进口回内地市场。这样一来,一副出厂价相当便宜的眼镜,兜一圈后,就添上了一笔不菲的运输和关税费用,也摇身一变成了进口货。但不知为何,代理商们也不打算节省这些费用,“代理商明确要求我们不得供货给内地客户,现在卖给你们已经有风险”。

  广州眼镜城

  选择虽多 质量品牌优劣难分

  广州市越秀区的人民中路一带,集中了广州的三大眼镜城,有多家眼镜批发和零售商。近日,记者同样以商家的身份佯装进货,向这里的批发商了解价格。

  这里批发的镜架材质、种类、款式繁多,市面上有卖的基本能找到。记者发现,尽管材质、款式大同小异,但不同品牌的价位明显不同,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其优劣。而且,这里每家店出售的镜架或镜片,牌子几乎都不同,品牌多如牛毛,消费者也难以对比价格。

  品牌商标可自行贴上

  记者走进其中一家店,指着一款镜架向店员问价。店员说,这款被她称之为“钛架”的镜架,批发价是110元一副,20副以上就按批发价出售。记者问零售多少钱,店员说,“200多元,这个牌子质量好,不算贵了”。她指了指镜架附带镜片上的“nissx”字样。

  记者发现,该店另一个展架摆了其他牌子的板材镜架,批发价是50多元。见记者犹豫不决,店员就指指身后更便宜的镜架,“这款胶框镜架最便宜,零售价每副18元。”

  记者仔细观察款式和材质,看不出什么区别,只是镜片上的商标不同。而这些商标是贴上去的。店员者透露,“这是我们自己贴上去的,用洗甲水就能洗掉,你买回去后也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品牌。”“很多零售商这样做吗?”“这我们就不清楚了,买回去后就是你们的事了,反正有些零售商是这样做的。”

  不同品牌可能同出一厂

  但当记者将这一想法告诉另一家店的店员时,她说擅自贴商标是不合法的,工商部门会来检查的。她也告诉记者除非冲着名牌来,一般消费者不会追究品牌的真伪。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批发商本身也是生产商,他们除了有自己的品牌外,也接受其他牌子的定单。他说,也有些商家注册商标后,向生产商定做,然后打上自己的品牌。所以,不排除部分不同品牌的眼镜其实“同出一门”。

  他还说,相对而言,国际名牌的批发和零售价都比较固定,这些品牌的代理商为了维护品牌形象,通常会给零售商一个固定的指导价格,并要求其严格执行。

  市面眼镜店

  配副眼镜 费用相差六倍

  到了市内各档次的零售眼镜店,同样是一副300度近视的加膜、加硬和超薄镜的眼镜,价钱差异近6倍。

  名店名镜:3000元

  在天河正佳广场二楼的东方眼镜店,记者一进门就能看到许多外国大品牌的镜框,无论什么材质,价钱都要上千,但从款式上看,明显有别于批发市场的产品。

  进店后,记者提出配镜要求后,店员向记者推荐说,店内的镜片都是外国一线品牌产品,记者所需镜片的价钱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店员还告诉记者,一些不常见的度数需要另外订做,价钱还要高出几百元。这样,一副眼镜就要将近3000元。

  中高档品牌:1500元

  在一家名叫先施眼镜的店内,镜架的售价在300到1000元左右。店员向记者推荐都是不到400元的板材镜架。店员说,店内的镜片都是进口货,虽然品牌选择少了些,价钱也要1000元左右。粗略估算,一副眼镜大概在1500元以内。

  另外,在宝岛眼镜店内,记者发现这里也不乏国际大牌镜架,有售价3000多元的DIOR、GUCCI等;也有Esprit等中档品牌,售价780元~980元不等。

  眼镜超市:500元搞定

  相同地段的一家惠视眼镜超市里,镜框、镜片都明显便宜。板材镜框约300元,镜片也只有两种选择——店家自己的品牌和日本某牌子。而且前者价钱仅需160多,后者是260元。在这里配镜,500元也可以搞定。

  不同档次服务质量不同

  经过一番实地体验,记者发现,销售一线品牌居多的眼镜店,价格偏高,但店员也比较专业,基本能回答记者关于相关提问。中档的眼镜店,品牌比较大众化,价格也较为适中,但店员的专业知识就略为逊色。而眼镜超市则更适合学生消费层,虽然也承诺保修半年,但店员的态度明显不如上述两类眼镜店。

  加膜、超薄、防UV

  眼科医师拆解镜片猫腻

  除了镜架,镜片也是配镜的一大支出。按照眼镜店的说法,镜片贵就贵在加膜、超薄、防紫外线等方面。但记者采访了眼科医师后,发现商家吹嘘的很多眩目功能,不见得都有实际作用,有的甚至是无中生有。

  镀膜作用被夸大不防辐射和紫外线

  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验配中心卢金华医师告诉记者,镜面镀膜的结构有三层:外层防污膜只要是防灰尘和油渍;中层防反射膜,主要是提高镜片的光线通过率,因为一般镜片的光线通过率是84%左右,加了这层膜就能提高到96%;内层加硬膜则是防止镜片磨损、刮花。有了这三层镀膜,视线会更清明亮,在昏暗的环境下也不会灰蒙蒙,间接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

  但眼镜店所说的,镀膜有防紫外线和防辐射的作用,就属于无中生有了。因为一般镜片都有防辐射作用,而防紫外线则需要在镜片中加入特殊材料,这些都与镀膜无关。

  卢医师说,质量好的镜片镀膜,价格几乎与镜片相同。如果有眼镜店说加层镀膜只多十几块钱,那消费者就要考虑真伪和质量问题了。而加膜之后,从侧面看镜片呈现紫色还是蓝色,只表明镀膜阻挡光线中的哪种颜色,没有品质上的区别。

  是否超薄需细辨关键要看折射率

  一般度数较深的消费者,验光师会建议选择超薄或超超薄镜片。而“超薄”、“超超薄”镜片,一字之差就价格翻倍。有的商家正是利用这些概念,误导消费者,甚至以“超薄”冒充“超超薄”。

  卢医师说,从专业角度,近视镜片的厚薄完全可以用折射率来区分。同样度数的镜片,折射率越大,镜片就越薄、直径越大,价格也越贵。消费者选购时,可以参照镜片折射率(详见右表),而不要被商家的概念蒙蔽。如果度数不深,镜片本来就不厚,就没必要选超薄镜片了。

  业内人士申辩

  高价不是暴利是无奈

  对于眼镜业被称为暴利行业,业内人士则有不同意见。

  三大流通环节层层加价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眼镜和药品一样,有很多流通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一层加码。

  厂家内部转手涨价12%。第一次“涨价”在厂家,眼镜出厂前就已不是成本价。目前大多数眼镜厂商,其生产车间会将产品卖给本厂的销售科,在厂家内部就已涨价5%~12%不等。由销售科买断产品代理后再卖给批发商。

  三层批发商利润高达20%。为了减少风险,厂家一般不直接与零售商交易,而要经三层批发商转手后才到眼镜店。其中每经过一道关口,就会加上一定利润,层层加码后,这部分利润一般在20%左右。

  零售商仍占大半利润。尽管如此,最大的利润还是在零售商。该业内人士说,如果一副眼镜有180元的利润,那么100多元归零售商。

  验光师、积压隐性成本高

  从事眼镜行业14年的梁先生听了记者的来意后,第一时间澄清说,“我们并不暴利”。

  他说,其实除了镜片和镜架,眼镜行业还有很多隐性成本。梁先生说:“就拿最简单的验光来说吧,很多眼镜店提供的免费验光,难道就不需要成本了?”

  眼镜店工作人员王小姐也告诉记者,规范的眼镜店,往往要投入很多服务和配套设施的成本。她说,虽然验光设备的功能不差,验光师还是必须请,“请验光师就是一笔大开支”。王小姐说,时下一些网上眼镜店价格便宜,一大原因就是省了这笔费用;而很多小店里,验光师通常由店员或老板兼职,往往不具备从业资格证书。

  至于被称为最暴利的太阳眼镜,梁先生说:“人们只看太阳眼镜的高价,没看到它迅速换款带来的存货压力和消耗。”

  他说,太阳眼镜不是生活必须品,所以销量相对低,产品损耗却相当惊人。“有些厂家生产十副眼镜平均只卖出两三副,很多都成了积压货,最后流入专吃库存的奸商手里,最后到了流动小贩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