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海商都五度变脸 353广场10月亮相
有着70多年历史的东海商都已悄然改名为353广场,将于10月前后正式亮相。新亮相的353广场在外观上保留了上世纪30年代ArtDeco装饰艺术风格外观,而内部则打造成为一个潮流、时尚的年轻化购物中心。
从1995年到2008年,东海商都已五度变脸,成为上海商界的一个不解之谜:为何坐拥寸土寸金的黄金旺铺,却每次都以歇业而告终?为何店外的步行街上人潮涌动,又毗邻有“财门”之称的地铁口,可店内却顾客寥寥?为何街那边的置地广场10年生意越做越火,街这边的宏伊广场开业不到一年人气也日渐高涨,而东海商都却屡战屡败?353广场能否走出“百慕大”的阴影?
第五次,这样变脸
烈日下,南京路步行街东端的353广场外围竖起了白色的大型广告牌,并标出了商场各个楼层的导览图,在步行街上显得非常醒目。在商场外立面上方,修饰一新的淡黄色外墙,显得十分精致。
尽管353广场仍在改造施工,但变脸后的布局和定位已经基本敲定。与此前东海商都传统、分散的商业风格不同,此次353广场将目标消费群定位于18-25岁的年轻人,融合潮流音乐、时尚品牌、个性餐饮于一体。在商场的3楼,将设置一个开放式的“音乐空间”舞台,而商场的4、5楼则将以潮人小店、流行工坊为主。
在商场6楼,还将有一个千余平方米的“白领食堂”,14家左右的餐饮品牌将汇聚在一起,共设置600多个公共座位。353广场有关人士透露,商场将与相邻的置地广场、宏伊广场错位经营,打造为一个“好玩”的ShoppingMall(购物中心),比如另类的创意集市等今后都有望在商场内亮相。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认为,目前沪上不少商场普遍存在着“同质化”严重的倾向,如果没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和风格,新亮相的商场较难迅速汇聚人气。因此,353广场能否真正打造成为步行街东首的时尚地标,关键在于其经营特色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新闻纵深]
破解东海商都“商业百慕大”之谜
终没有抓到救命稻草
【前身】从1995年起,东海商都的品牌经营,就似乎成了一个难题。
1999年9月,东海商都因经营不善停业后,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引入意大利生产的皮具、皮鞋、服装等,以直销价进行销售,并改名为“友谊欧洲商城”,但生意惨淡。上海人对欧洲知名的一线品牌较易接受,但是对一些不知名的欧洲二线品牌,比较淡漠。
2001年9月,东海商都改名为友谊百货,重新亮相的友谊百货走的是实惠路线,但不出半年,友谊百货也打烊了。
洋也不行,土也不行。当时众多商业专家为东海商都把脉后认为,同属亚洲文化背景的韩国商品或许能获得上海消费者的芳心。2002年10月,来自韩国的日向集团打造的日向百货对外亮相,但日向百货同样没有捱过半年。
2003年3月后,温州商人黄正定以5.5亿元购得了东海商都40年的产权,定位为国际珠宝中心,并起名为笆赛尔,但还没等到笆赛尔露脸,黄正定又将东海商都转让给了基汇资本。
【现状】昨日记者拿到的一份353广场的招商信息,已有了很大变动。按照最初的方案,353欲招揽Max&Co、DKNY、CK、丝芙兰等品牌,但目前已变成了ZARA、NIKE、JOJO等一些品牌。附近一家商厦的老总对记者说,目前招到的品牌定位更低些,大多是针对年轻一族的流行品牌。
风水困境后面的真相
【前身】在上海坊间,有关东海商都风水不好的说法广为流传。不过记者发现,其实这来自于其建筑结构上的一些缺点。
最初东海商都建造时,据说是按照办公楼来设计的。如今很多新商厦楼层高度都达到了3米以上,可东海商都楼层很多地方只有2米多高,在其原来一楼半夹层空间的有些地方,人甚至都不能站直。老建筑光线较暗,加上地面拐角处有很多高低不平的台阶,因此顾客在逛店时,感觉紧张、压抑,很难引发购买欲。
过去东海商都南京东路和九江路上的大门相对相通,顾客把该商店当作了横穿的行走通道,人流自然留不住,商厦外表颜色较深,对顾客没有亲近感;过去商厦内只有50个停车位,很难吸引“有车族”前来。
另外东海商都九江路门前的上街沿十分狭窄,较难吸引行人,而且沿街段的两边都装上了护栏,过往也很不便。
【现状】在今后的353广场中,原先部分一层半的夹层已拆除,商厦的层高将大大增高;店中很多品牌,如ZARA、Mango、Guess都设置成了1楼复2楼的复式店铺,由此大大增加了店铺的时尚性;南京东路和九江路沿街将设置落地玻璃窗,以增加整个商场的通透感。
并不一定拘泥百货
【前身】步行街上商厦林立,但要想找家餐饮店便捷又放心地吃顿便餐,却不很容易。过去经营商场失败的曼克顿广场,如今转型为新世界休闲港湾,吸引了干锅居、吉野家、吴越人家等近20家休闲餐饮店,生意红火。目前该广场的营业额是当初经营百货时的数倍。
去年年底才亮相的宏伊广场的红火,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据该广场招商部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宏伊的餐饮面积达到了40%,其中的港丽餐厅、豆捞坊等生意火爆,“餐饮带动百货”的路线十分成功,目前宏伊已成了南京东路上年轻人的约会中心。
置地广场总经理吕丽敏也曾认为,东海商都大楼面积不算太大,其内部有很多死角,如果转型为餐饮休闲中心,在步行街上会大受欢迎。
【现状】除麦当劳外,353广场内将开设清真烧烤、越南菜、橘子工房等餐饮休闲店。有很多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进一步扩大其休闲餐饮的比例。
大家旺了才能成市
去年年底宏伊广场刚亮相时,有人就担心置地广场的生意是否会受到影响?置地广场总经理吕丽敏却表示,没有影响,经过错位调整,置地的客单率还从去年的266元上升到了目前的307元。
美特斯·邦威旗舰店即将和353广场面对面交锋,昨日,当记者走入该店时,看到店内大多是学生模样的顾客。该集团总裁周成建表示,大家定位不一样,应该没有影响。华联商厦中联店的有关人士则表示,他们瞄准的是外地游客。
“希望353广场此次能转型成功,因为大家都旺了,南东段才能成市。”周边的商家都不约而同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给我一个来的理由
在这13年中,对于东海商都的诸多次华丽转身,说真的,在期待的同时,每次我都带有些疑虑的:有时其定位明显偏离步行街消费人群的定位;有时我的很多朋友中没有一人喜欢商厦中的商品,我想他们应该代表了部分消费者的想法;有时其接盘的经营者从未经营过百货,更多是考虑如何将商厦转手卖个好价……这些都决定了,似乎没有太多理由,购物一定要去东海商都。
此次由第一太平洋戴维斯来负责353广场的招商,是否能让东海商都绝后重生?虽然一切要让事实来说话,但此次我觉得值得期待。“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看第一太平洋戴维斯在上海的一些实战案例:1997年接盘上海中信泰富广场时,正值东南亚金融风暴,推翻了其原本中低档购物中心的规划,而引入了高端专卖店;2002年接盘上海来福士广场时,当时人民广场的商业氛围并未形成,利用该地的人流,将其发展为上海最时尚的购物中心;还有353广场的邻居宏伊广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能将餐饮做得如此风生水起,让人刮目相看。
根据353广场的定位,其目标消费群为18-25岁的年轻人,业内人士称作“短客头”,其利弊皆有:上海目前大多商厦的目标客人从20-45岁———“客头长”。因此如果353广场坚持其定位,并做出特色和影响来,其市场蛋糕不可小觑。但是如果做不出特色来,定位摇摆不定的话,年轻人不来,年长者也不来,那它是否又会陷入“百慕大”的阴影?
“我们的顾客应该大都是独身子女,比较自我,富有个性,喜爱音乐,音乐应该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是353广场的最大特点。”353广场管理团队的一位负责人如此描述她的愿景:“这是一个另类娱乐购物空间。”
坚持定位,把特色发挥到极致,不该来的人不会来,该来的人总会来。
给我一个来的理由吧!
东海商都
13年5度变脸历程
■1995年9月-1999年12月东海商都对外营业
■1999年12月-2001年8月东海商都改为友谊欧洲商城
■2001年9月-2002年3月友谊欧洲商城又改为友谊百货
■2002年10月-2003年3月友谊百货更名日向百货
■2003年8月-2005年12月更名为笆赛尔珠宝中心,2005年12月,基汇资本接手
■2008年10月,353广场将亮相